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31-丙 專接上根,傍及中下-4 [複製連結]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1-7 03:33: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又密典《毗盧遮那經》云:「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蓋明必有究竟方便度生之法,方是如來果覺之究竟。故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實由於彌陀究竟成就之最極方便處,正是本經中「如來定慧究暢無極」處。

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視之乎!例如彩色電視機、答錄機、電子電腦,必須安全易用,雖於科技無知之人,一按電鈕,便能享受此最現代之科學成果。人必因其安全易用,而讚其科技之先進。依同理,又焉能因持名之易行,而輕此法門乎?

故知上之兩說,各有所重,乙則讚淨法之普被,首在著眼於凡夫。丙則顯持名之深妙,徹底承擔唯上根。故應會通,莫死句下。

蓋此法門巧被諸根。如《要解》云:「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聖凡齊收,利鈍悉被。《彌陀疏鈔》謂此法門為「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並云:「諸餘法門,高之則下機絕分,卑之則不被上根。

是以《華嚴》如盲,螢光增結。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謂萬病癒於阿伽,千器成於巨冶。」又:「但持佛名,必生彼國。則或高或下,或聖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讚或毀,知有彼佛,便成善根。

多劫多生,俱蒙解脫。」至於當世,若問何人正是當機?

則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上智下愚,久修初習,宿根利鈍,善惡差別,只要於此法門,能生實信,因信發願,從願起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是之人,正是當機。

https://book.bfnn.org/books/0780.htm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1 23: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