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32-六、藏教所攝-1 [複製連結]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1-8 04:27: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凡體究經典,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說在何時,判屬何教?於此了知,則有助於理解全經。夫一代聖教之判分,諸家有異,撮要言之曰:三藏、二藏,五時、二教與四教、五教。凡釋經者,須先判明。今本經三藏中屬經藏。二藏中屬菩薩藏。五時中主要屬方等時。二教中屬頓教。四教五教中屬圓教。


甲  三藏。
藏者,《大乘義章》云:「包含蘊積名藏。」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故名為藏。一經藏,梵語修多羅,此雲契經。二律藏,梵語毗奈耶,此雲調伏。三論藏,梵語阿毗達磨,此雲對治。本經在經律論三藏中,屬經藏。重在「定」。


乙  二藏。
《智度論》曰:「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故有大小眾差別。為是二種人,故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即聲聞藏與菩薩藏也。聖教雖眾,不出此二。(緣覺攝歸聲聞,故止二藏)
《淨影疏》云:「龍樹云:『佛滅度後,迦葉、阿難,於王舍城,結集法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為菩薩藏。』《地持》亦云:『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行,為菩薩藏。』」今本經中,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
   

丙  五時。
天臺大師,依《涅槃經》判如來一代之教為五時。第一,佛最初三七日說《華嚴經》,日華嚴時。第二,次十二年於鹿野苑等說小乘《四阿含經》,曰阿含時。第三,於此後八年之中,說《維摩》、《大集》、《楞嚴》並此經等,彈偏斥小,嘆大褒圓。廣(方也)說藏通別圓四教,均(等也)被眾機,故名方等時。
第四,又於後二十二年,說《大般若》諸經,名般若時。第五,最後以八年說《法華經》,一日一夜說《涅槃經》,九界三乘,悉蒙授記,無論小大,皆令作佛,此時名曰法華涅槃時。說本經時在第三方等時。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

https://book.bfnn.org/books/0780.htm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2 07:4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