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社交時差」三高風險增! 國衛院研發「神器」助改善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1-19 17:44: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

 
研究指出,長期處在平常睡得少,假日睡得多的「社交時差」中,將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現代人工作繁忙、熬夜追劇,睡眠時間不規律,當心更傷身。研究指出,長期處在平常睡得少,假日睡得多的「社交時差」中,將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團隊,開發一款手機程式「作息足跡」APP,透過每個人使用手機的行為模式,自動推算睡眠時間與作息的改變,準確度高達90.4%。

上班族「社交時差」 像出國調作息好累

林煜軒醫師說明,「社交時差」指的是忙碌上班族,平常因工作需要早起而睡眠不足;到了週末補眠而晚睡晚起,如同從台灣到泰國曼谷,晚了一個小時的時差地區,上班時又要把「時差」調回台灣的時間。

每1小時社交時差 將增三高風險11%

林煜軒研究團隊指出,2017年美國睡眠醫學會的研究發現,每1小時的社交時差,將高11%心血管疾病的罹病風險;2019年《當代生物學》科學期刊的研究也指出,睡眠不足會降低體內「胰島素敏感性」,導致血糖容易過高,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會。重要的是,週末補眠不但無法恢復原來狀態,還會使胰島素敏感性變更差。

長期不規律睡眠 恐增癌症與精神病風險

長期不規律的睡眠作息,不僅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有關,也可能增加癌症與精神疾病的風險。林煜軒醫師表示,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精神醫學》研究指出,活動量與作息的改變,比主觀情緒的變化能更早預測躁症發作。因此,睡眠作息的變化,也是躁症發作、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的病情變化或是治療期間的重要指標。
手機程式「作息足跡」 全自動圖表量化



林煜軒醫師進一步說明,以往要了解自己的睡眠作息不容易。而手機程式「作息足跡」透過記錄28位使用者一個月的睡眠作息,睡眠的準確度已提升到90.4%,實際與使用者實際的作息進行驗證,節律一致性也高達87%。

手機程式「作息足跡」使用量化的方式,量測週末補眠功能,透過視覺化圖表讓睡眠作息變化一目瞭然,同時增加偵測睡眠時間的彈性機制來比較週末和週間的作息差異,避免使用者產生社交時差的問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9 04:5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