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又待水靜時取一米許。
當水上信手投之水中。其水波即動遍於碗內。
自面臨上觀之。其白者即動。更著豆許投之。
水波更大。面上白者或見不見。乃至棗等投之於水。
其波轉大。面上白者及自身頭面。總皆隱沒不現。
猶水動故也。言碗者即喻身器也。言水者即喻自心水也。
言波浪者即喻亂想煩惱也。言漸漸波浪息者。
即是制捨眾緣住心一境也。言水靜境現者。
即是能緣之心無亂。所緣之境不動。
內外恬怕所求之相顯然。
又細想及麤想。心水即動。心水既動。靜境即失。
又細塵及以麤塵投之寂靜水中。其水波浪即動。
又行者等但看此水動不動相。即識自心住不住也。
又境現失不失邪正等。一同前日觀也。
又天親讚云。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
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此即總明彼國地之分量也。
二從下有金剛七寶下至不可具見已來。
正明地下莊嚴。即有其七。一明幢體等是無漏金剛。
二明擎地相顯映莊嚴。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