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宮趙聖帝君神威顯赫 「鼎蓋鼎」教村民化解水災
《三國演義》塑造出許多經典的英雄人物,若以武將而論,最知名的必然是義薄雲天的關羽,而緊追在後的想必是有著「一身是膽」美譽的趙雲。位於台南佳里的永昌宮主祀的趙聖帝君,就是這位蜀漢猛將趙子龍。
佳里永昌宮主祀趙雲。(圖/WIKI圖庫,Mihara57攝)
之前介紹過一樣以趙雲為主神的虎尾拱雲宮,而今天要介紹的永昌宮位於台南佳里,因為主祀趙子龍的關係,另有子龍廟這個稱呼。永昌宮的建廟以及趙聖帝君為何在此濟世都有著傳奇故事。
永昌宮的所在地舊稱佳里興堡東勢寮,最早的漢人開墾歷史是追隨鄭成功來台的軍民中,有一位來自泉州府同安縣的林六叔到此地開墾,因此被視為當地的創村之祖。
到了清康熙三十年(1691),當地居民有感此地長期無神明駐守,需要精神上的寄託,因而搭了一間草寮準備供奉神明,正在商議要請哪尊神明之時,一位村民林廷龍在捕魚時發現一塊樟木漂流而來,多次放入溪中仍不願離去,因而覺得此木必有奇特之處,拾起一看,樟木上有被白蟻咬蝕留下的「常山趙子龍」五個字。林廷龍連忙將樟木帶回村內,眾人才瞭解到他們要供奉的是趙子龍,遂將此樟木營入草寮內焚香祭拜。不久之後,有一位泉州雕刻師父從唐山渡海來台,聲稱趙將軍托夢給他,要自己來台灣為趙雲將軍雕刻金身,村民最後決議將樟木刻成大、小兩尊趙子龍。建廟時間稍晚,是在乾隆二十年(1755),廟名則來自趙雲生前的爵位「永昌亭侯」。
永昌宮眾神。(圖/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周宗楊攝)
當地傳說,永昌宮的南方有一條曾文溪的支流,每逢大雨就會暴漲,大水沖向村庄造成災難,村民不堪其擾,因而請示神明。趙聖帝君指示,在村庄南方的某個位置種下五棵樹,並在樹下放置一個生鐵鑄造的大鼎,鼎中放置七星燈,再蓋上一個大鼎,以「鼎蓋鼎」的方式來壓制溪流,說也神奇,此後溪流暴漲都不曾讓村庄受到損害。
西元1895年,清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與日本。同年,日本派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近衛師團接收台灣,大軍在行經台南佳里時,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戰死(其死因、地點尚有爭議,佳里只是其中一個可能地點)。指揮官戰死後日軍陷入瘋狂,展開無差別掃蕩,佳里有很多人死亡。
永昌宮的信徒們收拾細軟搭上牛車準備逃命,但只要牛車一走出庄外就會跛腳,一回頭走入庄內就沒事,庄民因此相信是趙聖帝君要他們留下來,只好守在庄內。不久後日軍殺到,但說也奇怪,只要日軍接近庄頭,所騎軍馬都會自動下跪不前進,一回頭又恢復正常,數次之後,日軍不得不避開庄頭,繞道前進。此事被永昌宮的信徒認為是趙聖帝君顯靈守護鄉里,不忍百姓受到無辜殺害。
永昌宮最顯眼的就是那尊高大的趙雲塑像了。此塑像以「趙子龍救阿斗」為主題,趙聖帝君手持長槍、騎白馬、懷抱幼主劉禪,由來是《三國演義》中趙雲名動天下的「長坂坡之戰」,祂在此役七進七出長坂坡,最終救得劉禪,被先主讚為「一身是膽」。
趙雲雖然形象鮮明,被譽為「三國第一把槍」,以祂為主祀神的廟宇卻不多,但香火都十分鼎盛,若大家有空到此遊玩,也別忘了到永昌宮參拜趙聖帝君,祈求這位勇猛無匹的一代名將庇佑你一切平安。
來源:保庇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