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兩千年前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假如當時佛教的教學場所,是用印度那個建築,我相信我們中國人就很難接受了!
一看,那是外國東西,就很不願意走進去。
傳教的這些法師們很聰明,他們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到中國來建立道場,要用中國的(本土化)。
古時候中國的老百姓最尊敬的是帝王,帝王所居住的是宮殿,所以佛教道場就模仿宮殿的樣子。
在從前交通不發達,許多村莊老死不相往來,生活的空間很小,有幾個人一生當中曾經到過京城,曾經見過皇宮呢?
那是令人非常羨慕、嚮往的一樁大事。
於是乎佛的道場就模仿宮殿,在這個國家、這個地區,每一個角落都建造了;
使每一個人看到宮殿,就想到那是皇帝居住、辦公的地方,總想進去看一看,即使他不信佛,他也進來。
這就是建築道場要本地化、現代化。可惜中國道場建立之後,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改;
換句話說,本土化是當時漢朝時候的本土化,沒有跟著時代進入到現代化。
所以佛教不能普遍弘揚,這是一個主要因素,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