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玫瑰的價值和栽培技術
叫關月季姓名同,不與薔薇譜諜通。接葉連枝千萬綠,一花兩色淺深紅。風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別有國香收不得,詩人熏人水沉中。——宋•楊萬里《紅玫瑰》
玫瑰花為薔薇科,薔薇屬,落葉叢生灌木,別名:刺玫花、刺玫菊、徘徊花、刺客、穿心玫瑰。原產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玫瑰是名貴的香料植物和觀賞花木,是優良的綠化美化樹種,其花期長、花多大,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同時還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功能,充分利用適生區山地、向陽埝埂、山坡溝谷種植玫瑰,具有多種經濟用途,是這些地區發展經濟,增加群眾收入的有效措施之一。
玫瑰高可達2米,莖粗壯,小枝密被絨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花單生於葉腋,或數朵簇生,苞片卵形,紫紅色至白色;果扁球形,磚紅色,花期5~9月,果期9~10月。玫瑰系溫帶樹種,喜陽光,耐旱,也能耐寒冷,稍耐澇,萌櫱性很強,生長迅速,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微鹼性土地能生長,在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輕壤土上生長和開花最好,玫瑰在生產發育的過程中有兩次停止生長期(一般在6~7月稱夏眠;11~12月稱冬眠),此時不發枝,枝條不伸長。鮮花可以蒸製芳香油,供食用及化妝品用;花蕾入藥治肝、胃氣痛、胸腹脹滿和月經不調;葉子外用可治療腫毒;根皮可提取黃色染料和栲膠;果實富含Vc,供食用和藥用;種子含油約14%。
玫瑰的育苗技術
玫瑰主要採用分株法繁殖,也可採用其他營養繁殖方法育苗。
(1)分株法:秋季落葉後或早春發芽前進行。將整個植從挖起,依自然生長狀況分成若干植株後栽植。
(2) 壓條法:6月下旬,在灌從四周挖約20cm深的溝,將萌條壓於溝內,覆土踏實,使枝梢露出地面10~15cm。保持土壤濕潤,秋後或翌春斷枝分栽。
(3)埋條法:選擇乾燥、向陽、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沃的地段挖溝,溝深、寬各50cm,溝間距1~5m。挖溝時,表土和下層土分別放置。秋季落葉後,將株從中5年以上的(開花量已開始下降)過密枝條齊地面剪下,首尾相接鋪於埋條溝內,覆土3cm。開春後及時灌水,鬆土除草。
(4)扦插法:7、8月或落葉後至第二年萌芽前進行。選擇直徑0.3cm左右的健壯側枝,剪成長8~15cm的插穗,每個插穗帶有三個飽滿芽,下端切口在芽下1cm剪成斜面,頂端切口距芽0.2~0.5cm,剪成平面。夏季扦插時,插穗入土2/3,入土部分去掉葉及葉柄,外露部分則去葉留柄,株行距10×15cm,插完澆透水。苗床上覆蓋塑料罩或蔭棚,保持通風透氣, 25天以後插穗即可生根,1個月後逐漸打開上面覆蓋的塑料薄膜,使植株適應露地環境,翌春出圃定植。
玫瑰的栽植技術
(1) 栽植地選擇:丘陵山地應選擇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坡度小於30°,土層厚度在50cm以上的陽坡、半陽坡栽植。平原地區,應選擇地下水位較低,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段。
(2)整地:穴狀整地,穴徑不小於50cm,深30~40cm,施廄肥、骨粉或餅肥做基肥,基肥上部栽覆土5~10cm。
(3)栽植:春、秋均可栽植,春季栽植要就地移栽,栽後及時灌溉,秋季移栽成活率較高。地埂栽植株距為0.6~0.8m,成片栽植時,株行距1~1.5m×2×2.5m。栽時要保持根系舒展,分布均勻,填土踏實,澆透水,等水下滲後,再次覆土1~2cm以保持土壤濕度。栽植後要及時中耕除草與根際培土。結合施肥在行間進行淺刨,株從基部培土。在秋季施肥的基礎上,3月中下旬結合澆水,每畝適當追肥。另外,從3月下旬到4月上旬追施微量元素,對減少落蕾,增加單花重量具有明顯的作用。入冬前施基肥並進行冬前灌水。
(4)修剪:玫瑰修剪量主要根據修剪時期和株從的生長情況而定。花後將弱枝、病枝剪去,但修剪量不宜過大。過高的枝條也可短截,樹形修成圓頭形,既便於管理,又增加開花數量。
來源:中國農林科技網
|
-
總評分: 威望 + 3
SOGO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