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擔心孩子被嘲笑?父母應學標籤效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10 07:54: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擔心孩子被嘲笑?父母應學標籤效應



常常在諮詢後,告訴家長孩子的確有些「過動」現象,或是「自閉」症狀,家長便立刻像是河豚立刻充滿氣、撐起刺,一方面可能是不承認孩子的問題,一方面是抗議我把孩子「貼標籤」!父母的擔心其來有自,擔心孩子被同學排擠、被朋友嘲笑、被老師邊緣化,因此一旦遇到這些關鍵字,爸媽就緊張起來!這樣的心情我們都能體會,畢竟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跟其他人一樣,公平受教育、公平被對待。但是爸媽卻忽略了,自己平時常常就幫孩子「貼標籤」!

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媽媽脫口而出的是「你怎麼那麼笨!」當孩子走路慢吞吞,爸爸可能說的是「你怎麼那麼懶惰!」這些「笨」、「懶惰」就是你幫孩子貼的「負面標籤」,或許會覺得這樣的形容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心生警惕,下次能更謹慎、表現得更好!但常常這樣警惕孩子,卻會造成「習得性無助」,像是泰國會利用大象來做表演,但是為什麼大象卻不跑走?原來是從小象開始,就把牠綁在木樁邊,因為小象力氣小,所以無法掙脫,久而久之牠就「認命」了!

即使長大了,力量變大了,甚至不綁了,大象還是不會想要逃跑,這樣的無助就是過去這段時間所學習累積的。因此當孩子每一次的表現都被貼上這些負面標籤,孩子真的就覺得自己很糟糕,即使更努力了、表現變好了,甚至父母給了正面稱讚了,孩子還是會認為自己表現不夠好,開始放棄努力、自暴自棄!

想要避免孩子「習得性無助」,我們必須要正確使用「標籤效應」!

二次大戰期間,美國為了快速讓新兵能夠在戰場上有如老兵般的表現,要求他們根據規定寫家書。家書裡的內容不外乎就是說自己在戰場上多勇敢、建立了多少功勞等等。過了一段時間,這些士兵個個脫胎換骨,表現的就像是戰場老將一樣!這就是利用「標籤效應」來不斷地自我暗示,以達到想要的效果!那麼對孩子呢?

父母應該適時幫孩子貼上正面標籤,即使是個惹人厭、眾人嫌的孩子,也都能找到一丁點兒的亮點,把這個亮點作為標籤,孩子就會往你期望的目標逐漸接近。對於孩子每次的表現,可以試著這樣操作:

一、同理:孩子犯錯了,我們得同理他的感受,即使是覺得好玩、無聊,或甚至是故意犯錯,我們都要先能接受,並且讓孩子知道我們了解他的想法。

二、相信:告訴孩子「我相信你下次不會再錯一樣的地方」、「我相信你下次可以寫字速度會更快」,這就是貼上正面的鼓勵標籤,這樣的標籤不只對孩子有效,對家長的情緒也能有安撫效果!

三、持續:上述的「相信」句子不可能說一次就見效,需要看準時機多加使用,你會發現孩子逐漸在進步中,也有人說這就叫做「吸引力法則」。

我們常用負面語句來形容孩子的表現,這就是把孩子貼上了負面標籤,這些標籤要比「過動」、「自閉」、「亞斯伯格」來得更嚴重、影響更大,平時得要特別小心!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3 07:4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