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3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佛教小乘二宗之略要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29 01:23: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佛教小乘二宗之略要
       
  自佛滅後百年餘,佛教產生異議而逐漸分裂,義學紛紜。直至佛滅後九百年初,世親造《俱捨論》;又九百年中,訶梨跋摩造《成實論》。因這二部論典的傳播,而形成俱捨成實二宗。

  一、俱捨宗

  俱捨宗是依《俱捨論》而立宗的。《俱捨論》是《阿毗達磨俱捨論》之略,譯雲對向法論、對為對向涅槃,對觀四諦,法,勝義法為涅槃,法相法為四諦。即以無漏智,觀四諦法而證捏槃。

  《俱捨論》有兩譯,陳真諦譯此論,即開俱捨宗。唐玄類重澤。此論共三十卷,九品,初解萬有,次論迷之因果,後明悟之因果,末述無我之理。

  俱捨宗在教義上立七十五法,修四諦及十二因緣。所證果位同聲聞行果之漸次。

  七十五法

  (一)色法有十一:五根、五塵,無表色;

  (二)心法有一:心王;

  (三)心所法有四十六。

  (1)大地法有十

  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

  (2)大善地法有十

  信、慚、愧、無貪、無瞋、勤、不放逸、輕安、捨、不害。

  (3)大煩惱地法有六

  癡、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舉。

  (4)小煩惱地法有十

  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

  (5)不定地法有八

  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疑;

  (四)不相應行法有十四

  得、非得、同分、無想果、無想定、滅盡定、命根、生、住、異、滅、文身、名身、句身;

  (五)無為法有三

  擇滅、非擇滅、虛空。

  二、成實宗

  成實宗依《成實論》而立宗。此論發揮二空之理,恰與俱捨論相反。本論觀察宇宙萬有,分為世界門和第一義門。世界門,立一切法為有,人我非無,然諸法皆因緣而生,離因緣則滅。雖有亦假,似有實無,進而入第一義門,則說人空法空。人空者,喻如瓶中無水,五蘊假和合中毫無實常之人我,為人空觀。法空者,如瓶無實,五蘊諸法但有假名.並無實體,為法空觀,二空深理,為小乘空部最後之發展。

  姚秦鳩摩羅什譯此論,遂傳中國,南北朝亦有弘傳此論者,稱成實宗。唐吉藏判為小乘,其思想近大乘三論宗。

  (此論共二十卷,明五聚之義。即發聚及苦集滅道)

  如上所述的各宗教法,便是吾人趣向佛道的種種途徑。無論顯密大小及宗教,都不出一實相印或三法印的法教。只是依據不同,在解說上而各異。但無非是在斷煩惱證涅槃,轉凡成聖。

來源:學佛網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00:4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