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正月初一,天臘之辰,神仙朝會,查鬼考校定福報!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熱鬧、也是最快樂的節日,春節象徵團結、興旺,是一個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期間充滿了與道教人物誕辰有關的神仙傳說和風俗習慣。
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過年,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 「春節」。正月初一,萬象更新,除了是正月的頭一天,這一天還是道教的“天臘日”。天臘、地臘、道德臘、民歲臘、侯王臘合稱“五臘”。祭天地、拜先祖,道觀中開壇祈福,這都是天臘日的傳統活動。還記得我們提到的五臘日都是哪些重要時間嗎?
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新年,道教有五臘良辰的信仰,正月初一是道教天臘之辰。道教認為一年中的這幾天是良辰吉日,適合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獲得福佑。在民間,大年初一有很多迎接新年的活動。燃放爆竹、喝屠蘇酒、掛桃符等風俗都跟道教有關。隨着時間的推移,燃放爆竹的意義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過去的驅逐山魈惡鬼,變成了迎灶神、接祖宗、接財神的儀仗。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有「三元五臘」的說法,而「三元五臘」都與道教關係密切,很多民間傳統習俗都受到了道教文化影響,天臘也不例外。提起三元節的來源很多人可能有所了解,而對於五臘節的由來可能就知之甚少了,很多人對道教的五臘,特別是對「五帝考校定福報」了解並不多。
據《雲笈七箋》記載:正月初一(春節)是天臘,此日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五臘日為「五帝攢會之日,此日酆都北陰天帝考校鬼魂,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此日皆累生人,宜當醮謝,須憑法力祭祀,追贖塗苦,一一得福,常日祭祀,不可享也。是日,誦持五帝五老上帝寶誥,祈請五帝解五方厄。
五老寶誥
志心皈命禮。陰陽始祖,天地根原。受誥命於玉皇,秉咒章於靈寶。采書錦篆,吐五氣之精華;赤幅丹囊,發三光之晃耀。簫歌於寒靈殿內,飛步於紫微宮中。煉度身形,鎮驅妖邪。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五靈五老上帝,度人護命天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