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重陽祖師聖誕
臘月二十二日,恭賀重陽祖師聖誕!
重陽祖師寶誥:
至心歸命禮
先天至聖。不朽金仙。廣垂法力。度濟愚賢。積功偉大。道法萬千。氾濫郡州。萬儒受點。宣揚道教。不辭舌尖。頑石點頭。豚蛇煆煉。七真銜賜。功蓋淩煙。位列金仙。玉清靈顯。常存慈愛。照遍大千。至靈真宰。至上法嚴。垂世不朽。道范長存。全真開化。重陽帝君。
王重陽,原名中孚,字允卿,入道後改名喆(zhé),字知明,號重陽子,陝西咸陽人,西元1112-1170年,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出生于一個祖業豐厚,財貫鄉里的富庶家庭。其自幼接受儒家思想,修進士業,才思敏捷,善於文章。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他看到金人鐵騎南下,到處殘暴殺戮,遂棄文習武,數年後,應試奪得武舉。但身為漢人,僅給了他一個監管鄉里的酒稅小官,他感到世事炎涼,懷才不遇,遂辭官入道修行。
起初,他在家鄉挖了一個墓,稱“活死人墓”,上面還掛了一塊牌子“王害風之靈位”(害風即瘋子之意)。他在墓中每日打坐修行、參玄悟道。數年後,即西元1167年,他突然東出潼關,去往山東一帶傳道布教。一路上,風餐露宿,在經過洛陽時,他前往太清宮拜謁,之後在大牆壁上提詩一首,以抒其志。詩雲:“丘譚王風捉馬劉,昆侖頂上打玉球。你還般在寰海內,贏得三千八百籌”。
當時誰也不知道這首詩究竟是什麼意思,只到數年後,人們才明白原來他在去山東傳道之前,就把他要收的七大弟子的大“姓”都預知到了。
重陽祖師到山東後,先後收馬丹陽、丘處機、譚處端、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劉處玄為弟子。並在登州、萊州、寧海等地創立“七寶會”、“金蓮堂”、“三教金蓮會”、“三教三光會”、“三教平等會”。通過數年傳道,十方受戒、皈依者接踵而至,徒眾遍及山東各地。
重陽祖師于金大定八年八月八日,高標“三教同源”的旗幟,創立了獨具特色的道教派別“全真道”。之後,他要求信徒不但學習《道德經》,還要學習儒家的《孝經》和佛教的《般若心經》。認為三教殊途而同歸,聲稱“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
王重陽修道主張無心忘言,柔弱清靜。正心誠意,少思寡欲。注重修行,分為真功和真行。真功即內修,其修持大略以識心見性,除情去欲,忍恥含垢,苦己利人為宗。全真因內修“求返其真”,主張功行雙全,以期成仙證真,所以叫“全真”。這種內修主要是修養精神,即性,也稱為性功,全真教既修性,也修命。真行即外修,主張濟世度人。
重陽祖師著述頗豐,現流行於世的有《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重陽立教十五論》、《重陽授丹陽二十四訣》、《雲中錄》、《韜光集》、《分梨十化集》等。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