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10-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相交換的,一段時間「無住」,一段時間「生心」。只有是登了地,破了「無明」的菩薩,才真能做到:生心時即無住,無住時即生心。 
 
  
 
《金剛經》的殊勝,前面我們通過蕅益大師的《破空論》瞭解了:雖是如此殊勝,但要知道這不是凡夫的境界; 
 
也不是羅漢的境界;也不是事度菩薩的境界;也不是三賢菩薩的境界,而是登地菩薩的境界! 
 
雖然我們如此讚歎《金剛經》,大家是不是認為高不可攀呢? 
 
  
 
剛才不是說過嗎,在我二十歲的時候就體會到,當你這麼單單純純地、老老實實地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一句又一句,一句又一句…… 
 
這時你心裏沒有想別的,所以,念佛的人應當萬緣放下,什麼功名富貴,什麼考級,什麼家庭糾紛…… 
 
這一切都應當放下,你萬緣放下了,不就是「無所住」了嗎!於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這一念聲聲不已,相續不斷,這不就是「而生其心」了嗎!你的妄心畢竟還沒有斷滅,所以佛經告訴我們:以凡夫的生滅心要入諸法實相,唯有以念佛是最容易的。 
 
佛開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個法門是不好的。 
 
但以我們這種生滅的妄心,就此水平要入諸法實相,那就只能是以持名或持咒才成,因為這種方法是最容易的! 
 
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念佛之法是「即事持達理持」,也就是說:你就這樣去事念,相信有阿彌陀佛,相信有極樂世界,這就是事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