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1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2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8492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美國免疫學家艾利森(James Allison)博士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Honjo Tasuku)博士這幾年來在各大科學獎項上獲獎無數。兩人在2014年一起獲得了台灣第一屆的唐獎生技醫藥獎,艾利森博士接著陸續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Lasker Award, 2015)、沃爾夫醫學獎(Wolf Prize in Medicine, 2017)、阿爾巴尼醫學中心獎(Albany Medical Center Prize, 2018),本庶佑博士則摘下了京都獎(Kyoto Prize, 2016)、華倫•阿波特獎(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2017)等獎項。就在2018年10月,兩人又一起共同榮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這2位免疫大師榮獲無數大獎的原因就是發明了「透過抑制免疫負調控機制的癌症免疫療法」,此發明不僅是癌症醫學的重大突破,同時也改變了目前治療癌症的瓶頸,達到以往未曾達到的新境界。
讓我們話說從頭,從癌症與人體免疫系統的關聯性談起。如果說「癌細胞」是人體內可惡的反叛軍,那麼人體最天然的義勇軍就是「免疫球T細胞」;這些免疫球T細胞在人體內自然生成,且隨身攜帶著「照妖鏡」,掃描著各個細胞所帶著的「標籤」,以分辨所面對的是癌細胞或是人體自身的正常細胞。這個「照妖鏡」就是T細胞表面的「T細胞表面抗原受體」(簡稱TCR),而「標籤」就是各個細胞上的「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簡稱MHC)。如果T細胞以TCR掃描,辨識出該細胞所呈現的MHC是癌細胞,那麼T細胞就將之視為獵物並立即予以狙殺,而人體內不同的T細胞都有不同的TCR,以能專一地辨識不同的MHC。據估計,人類有超過上億個不同的TCR,辨識癌細胞、外來細胞或病毒等,以利T細胞的狙殺。
大約在1980年代,研究學者們發現T細胞的辨識與對獵物的狙殺,並不是那麼單純只有照妖鏡TCR與標籤MHC的配對查核機制,T細胞還有第二查核機制稱為「協同刺激(co-stimulation)」,艾利森博士正是首先發現了T細胞上的CD28為其第二查核機制——必須要通過這個CD28的第二查核機制,T細胞才會真正執行它的狙殺任務。後來艾利森博士又發現,T細胞上的第二查核機制若是CTLA-4,那麼T細胞將不會執行它的狙殺任務。換言之,T細胞以專一性的TCR與MHC做第一步驟配對查核,接著視第二查核機制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做法:若是CD28則准予執行其狙殺任務,若是CTLA-4則中止其狙殺任務。
藉此論點,艾利森博士利用生物科學技術,生產出可阻斷CTLA-4的藥物,使得T細胞對癌細胞只要通過專一性TCR與MHC的第一步驟配對查核,就可以予以狙殺,使其殲滅癌細胞的作用更為直接有效率。此藥物(ipilimumab,Yervoy®,益伏)在之後的黑色素皮膚癌的臨床試驗獲得莫大的成功,原本已經無藥可治療的末期病患在用藥後,腫瘤完全消失,有些病患甚至一直存活至今就像是病好了一樣。這完全巔覆以往腫瘤醫師對於「末期病患不可能治癒」的想法——只要關閉CTLA-4這個「中止狙殺」的訊號,那麼T細胞將完全活了起來,肩負起殺除癌細胞的重責大任,病患體內的癌細胞也不復存在。
本庶佑博士則是發現了另一套的第二查核機制:T細胞表面上的PD-1同樣負責「中止狙殺」的訊號,而癌細胞則會大量表現PD-L1,以啟動T細胞的PD-1「中止狙殺」訊號。如此一來,即使T細胞以TCR辨識出癌細胞MHC是「非我族類」的反叛軍,癌細胞也可逃避T細胞的追擊。依照本庶佑博士的這個論點,相對應而生產的藥物(nivolumab,Opdivo®,保疾伏),同樣也在其後的臨床試驗取得成功,且治療對象不只限於黑色素皮膚癌,對腎細胞癌、泌尿道上皮癌、肺癌、頭頸癌、淋巴癌、胃癌都具有療效。很難想像的是,當初他們想要將這2個藥物推廣給藥廠進行臨床試驗時,卻被大多數的藥廠拒絕,最後是美國必治妥藥廠(BMS)與日本小野藥品(Ono)的鼎力相助,才讓免疫治療的臨床應用有大幅進展。
目前有愈來愈多的免疫治療藥物相繼通過臨床試驗的驗證,用於癌症的臨床治療,而且不僅拿到台灣衛福部的藥證,健保署也都有條件的給付使用在不同的癌症治療。亞東醫院為了嘉惠本院癌症病友,不遺餘力地將台灣所有通過藥證的免疫治療藥物引進院內,除了上述益伏(Yervoy®)與保疾伏(Opdivo®),還包括癌自禦(Tecentriq®)、吉舒達(Keytruda®)等,都已經是院內的常備品項。本院的癌症主治醫師群對於不同癌別,只要符合健保的給付條件,都會幫病友們向健保署申請使用,請放心與本院的癌症主治醫師們詢問與溝通,將會使抗癌這條路走的更順遂。
文章來源: HiNet 生活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