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不問收穫,只問耕耘,日復一日,不屈不撓!談《雜阿含經》之修行如雞孵蛋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3-1 00:59: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不問收穫,只問耕耘,日復一日,不屈不撓!談《雜阿含經》之修行如雞孵蛋

小時候,媽媽養了好多隻雞,也做了幾個窩讓母雞下蛋,讓我們學習照料雞隻,也透過售賣雞蛋,訓練我們自己賺取自己的零用錢。我們的工作包括照顧雞隻,撿拾雞蛋,騎著單車將雞蛋拿到市集售賣。最令人難忘莫過於與母雞搏鬥的時候。一般而言,母雞下了蛋,或許是天性使然,它會不吃不喝也不離開,日夜守著蛋,覆蓋在蛋上。這時,我們就必須把母雞強行押走,而當我們要抓它時,它為了保護蛋,免不了被它狠狠啄了幾下。那時年紀尚小,抓雞技巧還未純熟的筆者,通常都是忍著痛,又跑又跳,以最快的速度把它關進籠子裏,這樣就會少被啄幾下。一般會讓母雞在備有食水的籠子裏待上幾天,以便恢復體力。

根據《雜阿含經》第263經的記載,佛陀也引了母雞孵蛋為喻,讓我們了解,應以怎樣的心態來修行?經文中,佛陀為諸多比丘開示說,修行不可以只是純粹在心裏空想:想要斷煩惱?想要得到解脫?想要取證?單憑空想,最終無法達成目標。修行必須依照修法,親自修習,專心精進不懈,持之以恆,即使沒有抱著「我想要得到甚麼」、「我想要成就甚麼」的心態,也自然可以成就。接著,佛陀引用了三種譬喻——伏雞、巧師、大舶,來告訴我們,應以何種心態來修行。

如伏雞——母雞孵蛋時,沒有預想成果將會如何,有多少顆蛋能成功孵化。或是斷斷續續,或隨心喜好,愛孵就孵。它只是盡守母責,一路堅持,盡心盡力,日夜不斷臥在雞蛋上,專心培育,時時給予適當的加溫,等到因緣成熟了,小雞自然會以嘴或以爪破殼出生。

如巧師——修行就像木匠們使用的斧頭,他們每天握著斧柄做事,斧柄常被手指握住的地方會漸漸磨損,久而久之,手指握痕就很自然明顯烙印在斧柄上。木匠不會去探究,今天磨損了多少?過去磨損了多少?好比修行人,每天精勤修習,無間斷用功,不會去想,今天我斷了多少煩惱?昨日斷了多少煩惱?只是清楚知道,精勤修習,終有斷煩惱,得解脫的一天。

如大舶——栓綁住大舶與岸邊,由藤編制而成的繩索,經年累月在外風吹雨打,日曬雨淋,直到有那麼一天,突然斷成兩截。就如我們的煩惱結使一樣,經不斷的精勤修習善法,持久不懈,有一天會如藤繩般,應聲而斷。

如上經文,佛陀所舉的三種譬喻,帶出修行並非一朝一夕,也無法一氣呵成就能成就的事。必經過漫長時間的精進不懈,持之以恆,待時節因緣成熟,必有開花結果,水到渠成的一天。

修行除了需要正確的動機,對的方法循序漸進,落實去實行。不問收穫,只問耕耘,不去期盼計較,為何天天這麼用功,沒有看到效果。這樣一來,心態上就不會起厭倦的心,對於修行沒有膽怯、怖畏,日復一日,反反覆覆,加功醞釀,不屈不撓,總有一天可以看到修行的成果。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一路好走,寶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03: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