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0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687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心息合一的「真人之息以踵」
生命有無比的功能,無比的價值,普通人在那裏輪迴千生萬劫,都是白活了,都沒有把生命功能發起來。
只要先看看《莊子‧大宗師》原文,:「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是之謂不以心損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就能明白莊子說的是真人的形象、能力或境界。「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是形容其息深深,並不是說呼吸的方法。
依文解義,只從「真人之息以踵」這句話探索文意,常人呼吸皆隨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至人呼吸則直貫明堂而上,至夾脊而流入命門,將以祖氣相連”,所以“踵者,真息深深之意”。世人認為,丹經中常常提到的胎息,便如真人之踵息。
丹道修煉雖先後天二氣兼用,但那是要「以後天呼吸,尋真人呼吸處」,也就是要從後天呼吸﹙外呼吸﹚,過渡到先天呼吸﹙真息﹚,就是莊子說的「真人之息以踵」的「踵」。
得明師正法真訣的真修者,都能親身體驗「真人之息以踵」的真相。因為「真人之息以踵」只是形容修煉中心息合一、息息歸根的狀況,只是通往玄關顯像的必要過程,並非修煉丹道的最終結果。心息合一、息息歸根,息是內息,不是外呼吸。根,是丹田炁穴。
用來形容修煉中心息合一、息息歸根的狀況,除了莊子說的「真人之息以踵」外,更早的還有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伍柳天仙法脈》沖虛云:「元炁固要逆修,而呼吸之氣亦要逆轉。蓋人呼吸之氣,出入本在丹田,何曾有隔礙?但人只知出,而不知入耳!學者凝神之時,炁穴之神,能覺進吸者,則氣自鼓自扇、自吹自噓、自逆轉矣。不用而自用之,何勞之有乎?」
混然子云:「神呼氣炁歸竅內,吹吾身中無孔笛。常覺在此息不用,歸根而自歸根矣。」
以上所舉皆與「真人之息以踵」意同,還有許多丹經也有對心息合一、息息歸根的描述,雖使用不同文字,所說的都是同一件工事。但如非得明師正法真訣的真修者,往往看成不同工夫,這就是所謂「得訣歸來好讀書」。取材自「道友之家(丹道傳真)」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