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佛法不出空有二門,如般若說空,法相言有,華嚴則空有圓融,雖圓融,注重從有入門。
所以,事相較多,理由事顯,事得理彰,事理雙融。賢首國師及華嚴宗諸大師將本經分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四種法界。
其中藉幻有說明事與事不相妨礙的道理,最為深妙,不易明瞭,今為初學,且非說全經,僅一卷,不及一品,只略知大概內容便可。
也有人說:「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佛捨王位出家,成道後,托缽乞食,然所享深妙法樂,無以倫比,借世俗之富貴為喻,實在不能相提並論。
世間富貴如花上露,若不善運用,則為惡業之源,豈似清淨涅槃,勝樂無窮。
講經慣例,先釋經題,因農曆春節剛過,才大年初六,寺院忙接信眾,在家忙迎親朋,累了四、五天,一靜下來,
就講深理,恐大家猛點頭稱好,實際上是頻夢周公,坐一小時,入定六十分鐘,什麼也沒聽到,反浪費時間,非常可惜!
所以,先介紹本經翻譯,明其源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