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40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519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中國古代民間傳統節日,三月三上巳節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三月節、三日節,是源於中國的傳統節日,也見於漢字文化圈其他地區,包括朝鮮、日本、台灣、越南、琉球亦有此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農曆三月初三,有些地區在三月初三有掃墓習俗,順便踏青,故又稱小清明、古清明。
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而「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這個節日在漢代以前有個很獨特的風俗,它同時是政府為男女青年舉辦的狂歡節,《周禮•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其中的「奔」便是指男女於戶外各自約會,在河邊的男男女女除了臨水沐浴,此時於聚會期間的私情歡愛並不算違反常禮規範。人們也在這天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高禖為何人眾說紛紜,通說女媧,尚有簡狄、伏羲、勾芒等說法。
上巳節也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7]。《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當時的情形。
上巳節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祓即祓除疾病,清潔身心。禊為修整、淨身,又有驅除災厄的意思。上巳春浴的習俗,發源於周代水濱祓禊,後由朝廷主持,並專派女巫掌管此事,成為官定假日。祓除畔浴,修禊之事,既是清潔身體,也是去除身上的晦氣。
這天也是文人臨水宴飲、吟詩作賦的節日,並會舉行曲水流觴遊戲,最著名的是王羲之蘭亭之會。
春遊踏青也是上巳節的習俗,人們又會野餐、採花。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好時機,此時野合有所不禁。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宋代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風俗在漢人文化中漸漸衰微,但近世仍未絕跡,清光緒《善化縣志》中就有記載。
中國傳統中歷代祭祀伏羲與女媧的太昊陵廟會(又稱人祖廟會)也於農曆三月三結束。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