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2
- 最後登錄
- 2024-1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3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62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楞嚴經淺釋78
他是自生的、他生的、共生的 、或是不共生都不對,這部經楞嚴經,是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不生不滅的因果作為這部經的宗旨。智者大師就先讓大家理解,什麼是這部經的宗旨。不單是不生不滅因果為宗,這幾個字只是提綱挈領。智者大師從楞嚴經裡挑出這幾句話作一個總結。每一句話都很重要,其實就歸納到前面幾個字:第一句話 ,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人都怕死,怎樣講這不死的法門呢?怎麼樣有個不生不滅呢?怎麼樣來得到這個不生不滅呢?不生不滅就是佛,什麼是不生不滅 ?涅者不生, 槃者不滅,不生不滅就是涅槃。這句話大家要注意到,應當審觀。審就是審察一下,觀就是觀察一下,你如果要得到這個不死的法門,你要讓自己不生不滅,就是 明心見性。首先你得自己去觀察,在發心修行的道路上面,找出一個因,有因就一定有一個果,因果因果嘛!佛教是一個最講究因果的宗教。因就是你作了什麼,為了達到什麼樣的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是因果的一個觀念。因呢,通常我們稱它作因地,果呢,叫作果地。地就是個地方 ,一個境界。因地發心,就是你想要不生不滅,想要達到涅槃, 想到證得菩提,證得佛果,就要在因地上面發心。我們說初發心,要發什麼心? 發菩提心!大家都會講,因地發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