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2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習俗百科/業鏡紀錄一生善惡!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5-8 06:43: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習俗百科/業鏡紀錄一生善惡!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

相信大家對「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俗諺都相當熟悉,此俗諺的意思為告誡大家做任何事時都要心存敬畏,不要存有苟且之心,人可欺,天不可欺也。但還是有人並不相信此種說法,其實翻翻經典就可以知道有一樣東西正呼應著這句俗諺,那就是「業鏡」。

業鏡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佛教經典《楞嚴經》中有提到:「如是故有鑒見照燭,如於日中不能藏影。故有惡友、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業鏡又稱「孽鏡」,佛教、道教信仰中皆存在業鏡,是一面存在於地府中的鏡子,可幫助負責冥判的大王們細數亡者生前的大小罪過。有看過熱門電影《與神同行》的人應該有注意到當大王要審判時,會叫一面鏡子,鏡子會反射出主角生前所做的大小事,這面鏡子就是「業鏡」。

當亡者到地府接受冥判時,因為害怕殘酷的刑責多少會耍賴、說謊,希望能減少罪責,這種時候,只要大王們或是神靈們請出業鏡,鏡面上就可以反射出亡者生前大大小小造業,尤其是「造惡」的樣子,如此一來就想逃也逃不掉了。

但業鏡只能夠照出事情的表面,無法深究心理層面,在紀曉嵐所著的《閱微草堂筆記》第七卷中也曾提到業鏡:「業鏡所照,行事之善惡耳。至方寸微曖,情偽萬端,起滅無恒,包藏不測,幽深邃密,無跡可窺,往往外貌麟鸞,中蹈鬼域,隱匿未形,業鏡不能照也。」意思就是業鏡所照出來的只是事情的善惡,但做事時心中的萬千感觸以及感情的真偽是業鏡照不出來的。所以除了業鏡之外,其實在佛教經典中還找得到「業秤」,為幫助閻羅王在冥判時衡量亡者生前在「做功德」和「造孽」之間,「善」與「惡」之間,孰輕孰重的審判刑具。

不要覺得做壞事沒有人看到就是平安過關,其實你的一舉一動都被如實紀錄,有一天當你到了地府接受審判,你所做的所有壞事都會被業鏡反射出來,一一審判。

來源:保庇NOW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3 01:4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