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8-10
- 最後登錄
- 2024-1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55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639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
國內臨床上,未曾接觸相關汙染源卻罹患肺腺癌的女性非常多,且通常患者年紀恐有年輕化的趨勢。(照為示意圖非當事人)
「我害怕若用盡所有藥物之後,還會有其他的治療選擇嗎?」晚期肺癌患者及家屬身處極度不安、焦慮的狀態下,時常會執著於即刻使用最新藥物的治療迷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兼肺癌團隊召集人夏德椿醫師對此強調:「接收治療新知的同時,也需具備資訊的判讀力,有效落實醫病溝通,才能了解彼此對於治療的價值觀和期待。」
治療前充分溝通治療 選擇最適當第一線用藥
夏德椿醫師曾經收治一名50歲的家庭主婦,不菸不酒,也無暴露油煙與二手菸的環境中,卻罹患晚期肺癌合併骨轉移,害怕化療帶來的副作用,進行檢測確診為EGFR基因突變患者,治療前期即與醫師溝通,希望可以擁有最長的標靶治療時間,因此,第一線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久咳不癒症狀獲得改善。
直至前些日子,因走路感覺稍有不穩,檢查發現已產生T790M突變,癌細胞轉移至腦部。不過,她並未因此而擔心或害怕,因為早在接受治療前,她便已與醫師充分溝通治療的排列組合,選擇最適當的第一線用藥,現在她已接力第三代標靶藥物,進一步抑制疾病惡化,腦部病灶更明顯縮小,大幅提高整體治療成效。
接續使用EGFR標靶藥物 整體存活時間上看四年
夏德椿醫師指出,過往晚期肺癌患者只要腦轉移,就一定要開刀或是進行放射線治療,但放療終究傷害性較高,雖然可以延緩疾病進展,影響生活品質,因此,現在國際上也公認,若晚期肺癌患者腦轉移但症狀不明確,又有標靶治療可以使用的情形之下,建議可以先使用標靶藥物。
一線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每三人就有兩人會產生T790M突變,而根據全球性臨床研究(LUX-Lung 3/6/7)結果顯示,第一線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可先清除大部分的變異基因,待治療出現抗藥性後,再接力使用專門對付T790M的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結果發現有超過半數患者的整體存活時間可達近4年,不僅是目前存活期最長的治療方式,在使用標靶藥物的情況下,也能兼顧較佳的生活品質。
醫療科學日益進步 治病盡量維持平常心
夏德椿醫師說明,現今藥物治療相當進步,所有藥物治療大多根據病人本身的基因狀態、精準醫療篩檢後的結果,因此存活率從一年進步至五年,甚至十年都有,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代表隨著醫療科學的進步,生命周期會越長。
夏德椿醫師呼籲,盡可能保持平常心,就像治療糖尿病、高血壓也是要終身吃藥,一個藥沒有效再另換一個藥物治療,其次因為生命周期延長,所以跟醫師的配合度更高,加上「生活正常」、「心態要健康」對疾病本身更有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