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0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中,他救出來的小孩是誰?難怪老師從不提他名字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5-16 04:18: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中,他救出來的小孩是誰?難怪老師從不提他名字

2020/05/16 來源:歷史課課代表
夫聽者,事之候也;計者,事之機也;聽過計失而能久安者鮮矣!故知者,決之斷也;疑者,事之害也。

此段為司馬光在其著作《資治通鑑》中的一句話。


大意是說人生在世,遇到事情需要做出決判時,應當機立斷,不要因此錯失良機。



司馬光,北宋著名史學家、文學家,世稱「涑水先生」。他為後世所做的最大貢獻,就是編纂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這本書寫盡了人生百態,帝王將相,權屬謀略。為後世留下了最權威的歷史材料。

中國有兩大書,一是《史記》,二是《資治通鑑》,《資治通鑑》記錄了上起春秋戰國,下至宋朝建立之前,總共1362年歷史發展的軌跡,揭示了其中蘊含的歷史發展的規律。

言歸正傳,我們最早熟知司馬光並非《資治通鑑》,而是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寫著司馬光砸缸的事跡。


這件事最早記錄在《冷齋夜話》一書中,為釋惠洪所寫的。司馬光為救一小孩,機智砸缸。

司馬溫公童稚時,與群兒戲於庭。庭有大瓮,一兒登之,偶墮瓮水中。群兒皆棄去,公則以石擊瓮,水因穴而迸,而得不死。蓋其活人手段已見於齠齔中,至今京洛間多為小兒擊瓮圖。



一日,他與夥伴在一起玩耍。突然間,他看到玩伴在水缸里大聲哭泣求救,其他的小孩都因為內心恐懼害怕,很快地逃走了。

司馬光在看到玩伴不幸落入水缸里後,他沒有流露出一絲膽怯,直接搬起一塊大石頭,就往缸上砸去。水就這樣自動流了出來,小孩得救了。


從此事可以看出,司馬光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小男孩。司馬光當時只有七歲,他在看到需要自己伸出援助之手去救別人性命之時,表現出像大人一樣的冷靜沉著與勇敢果斷。甚至連一個大人可能也想不到這種辦法,不由得對這位少年產生讚嘆與敬佩之情。

讀完這個故事,很多人不禁有這樣的疑問,這個故事是真的嗎?我們從以下兩點進行佐證。

第一,司馬光生於官宦世家,其父司馬池在公元1005年中進士,而司馬光出生於1019年,由此推斷,在其七歲時,其父早已為官多年。在司馬光出生時,其父司馬池任光山知縣。司馬光七歲時,其父任職留守司通判,治所在洛陽。




而洛陽在宋朝時期經濟和文化很發達,而且當時司馬光才七歲,具有很大的轟動效應,出了這樣一件事被廣泛流傳也很正常。

最重要的是,司馬光長大後很牛,不僅寫了一部資治通鑑流傳至今,在仕途上,他更是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去世後,又被追封太師、溫國公,從祀於孔廟,被稱為「先儒司馬子」。

由於他的名人效應,小時候的英雄故事被廣泛流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後來,這一歷史事件還被收錄至《宋史》中,能夠納入史書當中,說明此事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的,所以這個事件本身還是存在的。

司馬光為何這麼牛呢?

司馬光出生於天禧三年,他的父親正任光山縣令,年幼的他資質過人,而且勤奮好學,幼時愛讀史書《左傳》,甚至到了書不離手的程度。



相傳其七歲時,便能將《左傳》背得滾瓜爛熟,還能把近兩百多年的歷史說得清清楚楚。在寶元初年,剛剛年過二十的他,便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進士甲科。

也許是出生於世代官宦之家,給他提供了良好的文學素養環境,不錯的生活水平條件,但是更離不開他後天的努力。


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做事用功,學習刻苦勤奮。他經常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

如今,「砸缸救人」已經成為司馬光在人們心中的標籤,他因為一次救人流傳千古,十分值得人們思考。

我認為之所以能流傳至今,一是這件事確實對於後世有非常大的教育意義。

第二,他久經官場,一生對物質看得很淡薄,為官清正廉直,勤奮刻苦,不管是在官內還是官外,他都獲得了不錯的評價,他的誠心是出自天性,天下的人都敬重他。他被奉為「儒家三聖」之一,其餘兩人為孔子和孟子,可見,他在歷史上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



正因為如此,他的故事才被廣為流傳。


司馬光對於後人的初印象離不開「砸缸」,很多人不禁有這樣的疑問,被司馬光救出的小孩是誰?

在光山縣的上官姓氏家譜中,有過這樣的記載,家族中有一位名曰上官尚光的人,在其生平的日記中,曾記載過小時候被司馬光砸缸獲救。

待上官尚光成年後,在其家鄉建了一座「感恩亭」,並以此報答司馬光曾經的救命之恩。並且此事在上官姓氏當中都有所知曉。令人遺憾的是,此事並未寫入正史中,只是存於家譜中。




所以,單憑一家譜,我們不能斷定被救男孩就是上官尚光,但司馬光砸缸一事在歷史上是確實存在的。

所以課本中並沒有詳細說明被救小孩的姓名,語文老師也並不確定這個孩子是誰,所以這樣模稜兩可的事情,老師自然忽略不提。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19:4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