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八者常隨佛學」:是常常跟佛來學習佛法。佛法是很多很多,但學佛法不要怕多,學得越多,智慧越多。
例如阿難尊者,為什麼他的記憶那麼好?所謂「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因為阿難尊者,生生世世注重多聞,所以他的記憶那麼好。
常隨佛學是不要懈怠、不要懶惰、不要昏沉,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你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那就是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恆是常常,恆常不變;順是依順,依眾生境界。恆順眾生,眾生都是顛倒的,
你是不是恆順眾生顛倒呢?眾生根本沒有知識,你若恆順沒有知識的眾生,你豈不是走入愚癡之路?
恆順眾生,是順眾生的習慣,又把他從逆流中拯救出來,才叫恆順眾生。因為眾生都是顛倒,顛倒就是逆流。
你若是順眾生,便不能成佛。你若想成佛,則不能順眾生。普賢菩薩為何要恆順眾生?
就是要從逆流中,把眾生順過來,把他們從逆流中挽救出來,所謂「逆凡夫六塵流,入聖人法性流」,這是恆順眾生。
眾生喜歡造業,難道你也要造業嗎?眾生起惑、造業、受果報,你若跟著眾生起惑、造業、受果報,那不就是眾生了嗎?
恆順眾生,也就是常常不厭其煩地去教化眾生,令眾生返迷歸覺;也就是修精進波羅蜜,不厭煩造罪的眾生,儘管某位眾生造很多罪業,也不厭棄他,不存「不度他,讓他墮地獄」的心,
應以慈悲喜捨心去度化他,這才是真正的精進波羅蜜。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道時,在山上修布施精進波羅蜜。
有一次,下了很多天的大雪,山上所有的東西都被雪遮蓋上。有一隻母虎帶著虎子,出來找東西吃,怎麼樣也找不到,眼看這對母虎子快要餓死了,走路都走不動。
這時釋迦牟尼佛心想:「我願把我這個身體布施給老虎,讓他們吃了以後,好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發了這個願後,他把衣服往頭上一蒙,便跳到虎的身邊,捨身餵虎,這是恆順眾生之一,同時也是布施波羅蜜,也是精進波羅蜜。
我們恆順眾生是要把眾生度過來,把眾生從迷途中拉出來,叫眾生順著我去修道,不是跟著眾生跑,而把自己的家鄉都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