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6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的男女平等的婚姻倫理
婚姻是家庭的基礎,沒有婚姻也就沒有家庭的存在。道教認為,天地之間的事物皆由陰陽結合而成,人世間,男屬陽女屬陰,相互配合和諧才能體現天道。道教早期經典《太平經》認為,如果沒有婚姻關係,必然導致「陰陽不交,乃(出)絕滅無世類也」。人類的繁衍,即是依靠婚姻才得以延續,由此可看出道教對婚姻重要性的認識。
婚姻之道體現的是人之道,被道教界視為養生權威的彭祖,從人的生理與心理本能出發,認為「男不可無女,女不可無男」。許多道書都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男女居室,人之大倫。獨陽不生,獨陰不成,人道不可廢。由此可以看出,道教認識到了家庭對於人類繁衍的重要性,因而肯定婚姻的存在。
道教繼承了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思想,認為人類生命存在不可男女偏廢。《太平經》里說:「天統陰陽,當見傳,不得中斷天地之統也,傳之當像天地,一陰一陽,故天使其有一男一女,色相好,然後能生也。何乃正使一陰一陽,夫陽極者能生陰,陰極者能生陽,此兩者相傳,比若寒盡反熱,熱盡反寒,自然之術也。」從這裏可以看出,《太平經》的作者從陰陽乃是天地的道統出發,將之引申到人類社會的男女關係存在的問題上,認為男女乃是陰陽的配合,這是天經地義的存在。
對於人類社會來說,女性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基於此,道教非常尊重女性的地位。在道教的神仙理想中,女仙具有與男仙相同或相近的地位,女冠(道姑)可以與男性道士一樣直接成為仙人。在婚姻之道方面,道教認識到由於女性的存在,才使得婚姻得以和諧,而要維護婚姻的和諧,延續世類,在家庭里,必然要尊重婦女,平等地對待婦女。正是因為這些,道教的婚姻觀,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男女平等的思想理念。尤其是早期道教,男女平等的觀念尤為典型。
《太平經》認為,「女之就夫,比若男子之就官也,當得衣食也」。這就是說,做妻子如同做官,應當享受「俸祿」。因此,一旦婚姻關係成立,夫妻就應當共同努力生產勞作,創造美好生活。「女之就夫家,乃當相與並立同心治生,乃共傳天地統,到死尚復骨肉同處,當相與并力,而因得衣食之」。不僅如此,這種共同的協力勞作,還是鞏固婚姻關係的重要因素:「夫人各衣食其力,則令婦人無兩心,則其意專作事,不復狐疑也。」(《太平經合校》卷35)
良好的夫妻倫理道德是家庭和諧的重要保證,是夫妻相處的堅實基礎。在各種家庭倫理道德關係中,夫妻倫理道德是最長久、最穩固的。男女平等的婚姻關係有利於和諧家庭的構建,家庭和諧則可以促使婚姻關係更加穩定。由於受封建思想的影響,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還有存在,導致了婦女——這個家庭主要成員的地位低下,從而形成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關係,這造成了家庭的不和,而家庭不和勢必會影響到和諧社會的構建。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