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六祖大師本來就有善根,不過這是一種菩薩的境界。
有一日,當他賣柴時,聽見一人誦金剛經,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有所開悟。
這客人給他十兩銀子,叫他留點錢養母,再拿點錢到黃梅去求法,這是幫助他種善根,幫助他成就道業。
已經增長善根的,再幫助他成熟,成就道業,眾生成熟,就是成佛。
佛果成熟,則能隨順依照這條道路去修行,而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高過菩薩,正等超過二乘,正覺超出凡夫,這是超凡入聖得佛果的一個名稱。
修行十大願王,則能成就圓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普賢菩薩專門滿足一切眾生的願,眾生求什麼,他就給什麼。
有一次普賢菩薩在一間廟作行堂(出家人聚集在一起吃飯,人坐兩邊,面對面坐,每個人面前有兩個碗),
普賢菩薩就幫人添飯菜,他的腰間兩旁裝著很多瓶子,有醬油、鹽、辣椒、糖等調味品,到每一位和尚面前,若要鹽,他就給一點鹽,要什麼,就給什麼。
可是說也奇怪,他如此滿眾生的願,他給鹽時,那和尚還說:「勿給我那麼多鹽!」給別人少一點,那和尚又說:「給多一點嘛!
好像吃了你的似的,這是公家的嘛,這麼孤寒!」普賢菩薩難滿眾生願,你給他多了,他說多了,給他少了,他又嫌少。
或者你給他,他不要,你不給他,他說你看不起他,對他不好,所以普賢菩薩,不容易滿眾生願,那是不是就不管他了呢?
越這樣,就越要行苦行,修苦行。有人打你、罵你、看不起你,就是你的考驗,看你誠心不誠心。
普賢菩薩的行力有很多很多種,不是單單此十大願王,普賢菩薩的行力,像大海一般,我們也應將願海填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