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節制
西方當代的公德,是自由、民主、博愛和服務。而古時候的四大公德,則是理智、節制、勇敢、和公正。
節制,指守分寸,能適可而止;不至於逾越或過份。人們使用金錢、支配時間、都要能不浪費,恰到好處。做事則知道「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當繼續、則繼續;當暫停,則暫停)。
古人教人自製,當然是節制之意。一個人面對憤怒,即將醉酒,天人交戰之時,得失取捨之間,如能夠心地澄明,知所進退,是極大的修養工夫。
但節制不單是知識份子談修養,實也是先民傳承下來的優美的教養,或者可以說是善良的生活習慣。例如筆者兒時對故鄉的記憶,表兄弟們或鄰居們每每發生爭辯,往往面紅耳赤。甚至又罵又打,眼看大戰即將爆發,不可收拾,奇蹟可能突然出現。常常由第三者的一句話,雙方便立刻叫停。尤其能不經第三者,只要當事者的一方,突然有一句下臺階的話,或是逗大家(包含第三者)打一聲哈哈,也立見颱風轉向,或雨過天青。
降低貪念,同樣靠節制。
—守法守禮,都從節制開始。
來源:慈 聲 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