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文珠法師講述
一、不同譯本
二、經的名題
三、經的品題
四、經的譯題
五、講解經文—序分
六、講解經文—正宗分
七、講解經文—結頌受持回向
八、講解經文—流通分
一、不同譯本
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卷帙浩瀚,內容豐富,詮義深廣微妙,譯傳中國,共有三種不同的譯本:
一東晉時佛陀跋陀羅譯的六十卷華嚴,俗稱晉譯華嚴,或六十卷華嚴,有七處八會三十四品。
二唐朝實叉難陀譯的八十卷華嚴,俗稱唐譯華嚴,或八十卷華嚴,有七處九會三十九品。
三唐般若三藏法師譯的四十卷華嚴,俗稱新譯華嚴,或四十華嚴,是八十卷華嚴經中入法界品的別譯本,由二十一卷擴展為四十卷,僅得一品,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最初,當六十卷華嚴譯成後,與梵本勘校,發現其中入法界品有漏處,後唐賢首三藏法師,每講六十華嚴,常感譯文前後難以連貫,因此,就教於日照三藏。
日照三藏攜有華嚴經梵本互相對校,發現第八會漏譯二處經文,遂由復禮法師筆授,慧智法師譯語,加以補譯,完成今日藏經中的六十卷華嚴,共七處八會三十四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