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5-21
- 最後登錄
- 2025-9-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19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936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二月二龍抬頭民間習俗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的二月初二了,在中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蘇,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則稱為踏青節、挑菜節。
一、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關于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有很多的說法。傳說此節最早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后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于二月初二這一天,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
又一說為武則天廢唐立周稱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龍王不忍生靈涂炭,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便將龍王打出天宮,壓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龍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禱,最后感動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將龍王釋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二月二,龍抬頭”還有古代天文學方面的解釋。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被稱為青龍,其中角宿恰似龍的角。每到農曆二月以后,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抬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