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47 [複製連結]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8-22 10:00: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護教



一切諸佛。莫不以流通法道為囑。流通之法。最初須以建立塔廟。印造經像為始。以若無塔廟經像。則無由奉尊儀而修淨行。闡佛道以導群迷。而一切含識。俱無由瞻禮聖容。培植善根。聞法修持。開發心地也。流通之人。須真修實踐之僧。及有勢力財力之王臣紳商。一名內護。一曰外護。內護則嚴持禁戒。篤修淨業。於禪教律密淨土。或專主一門。或兼修各宗。必使自他得益。幽顯蒙庥。陰翼治道。潛淑民情而後已。外護則不惜資財。廣種福田。普令同人發起信心。內外相資。法遂流通。若無有道德之內護。則師表未立。人將安仰。若無有勢力之外護。則資斧無出。外侮莫禦。以故如來將入涅槃。以法付囑國王大臣。并及諸天善神。令於後世乘願示生。一切國土。流通佛法。



論禪淨之權實頓漸



權者,如來俯順眾生之機,曲垂方便之謂也。實者,按佛自心所證之義而說之謂也。頓者,不假漸次,直捷疾速,一超直入之謂也。漸者,漸次進修,漸次證入,必假多劫多生,方可親證實相之謂也。彼參禪者,謂參禪一法,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法,固為實為頓。不知參禪,縱能大澈大悟,明心見性,但見即心本具之理性佛。若是大菩薩根性,則即悟即證,自可永出輪迴,高超三界。從茲上求下化,用作福慧二嚴之基。此種根性,就大澈大悟人中之論之,亦百千中之一二人耳。其或根器稍劣,則縱能妙悟,而見思煩惱未能斷除,仍須在三界中,受生受死,既受生死,從悟入迷者多,從悟入悟者少。是則其法雖為實為頓,苟非其人,亦不得實與頓之真益,仍成權漸之法而已。何以故?以其仗自力故。自力若十分具足,則何幸如之。稍一欠缺,則止能悟理性,而不能親證理性。今時則大澈大悟者,尚難其人,況證其所悟者哉?念佛一法,徹上徹下。即權即實,即漸即頓。不可以尋常教理批判。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種性,皆須修習。(此徹上徹下之謂也)如來為眾生說法,惟欲令眾生了生脫死耳。其餘法門,上根則即生可了,下根則累劫尚難得了。惟此一法,不論何種根性,皆於現生往生西方,則生死即了。如此直捷,何可名之為漸。雖其有機。不如尋常圓頓之機,有似乎漸。而其法門威力。如來誓願,令此等劣機,頓獲大益。其利益全在仗佛慈力處。凡禪講之人,若未深研淨宗,未有不以為淺近而藐視者。若深研淨宗,則當竭盡心力,而為宏揚。豈復執此權實頓漸之謬論而自誤誤人哉?



禪與淨土



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澈悟澈證,不能超出生死。故溈山云: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又云:初心從緣、頓悟自性。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盡,須教渠盡除現業流識。弘辨謂頓性自性,與佛同儔。然有無始習氣未能頓盡,須假對治,令順性起用。如人吃飯,不一口便飽。長沙岑謂天下善知識未證果上涅槃,以功未齊於諸聖故也。所以五祖戒又作東坡,草堂清復為魯公。古今宗師,徹悟而未徹證者,類多如此。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絲毫惑業不盡,生死決不能出。淨土則具信願行三,便可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永出生死。悟證者頓登補處,未悟者亦證阿鞞。所以華藏海眾,悉願往生。宗教知識,同生淨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墾心。故得感應道交,由是速成正覺。為今之計,宜屏除禪錄,專修淨業。於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或聲或默,無雜無間。必使念起於心,聲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之久之,自成片段。親證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風。是以觀音反聞自性之工夫,修勢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淨業。即淨而禪,孰妙於是。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8 05:3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