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49 [複製連結]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8-22 10:00: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淨土法門大要



原夫眾生與佛。本性原無二無別。衹以眾生不守自性。為塵勞所污。習所染蔽。致迷悟攸殊。生佛迴別。惟眾生迷有淺深。根有大小。如來乃隨機設教。對病發藥。為實施權。開權顯實。於一乘法。作種種說。善根成熟者。令其直登覺岸。惡業深厚者。令其漸出塵勞。是以四十九年中。大小漸頓半滿之教。隨其種性。施以教化。宗教法門。多仗自力。縱令宿根深厚。澈悟自心。倘見思二惑。稍有未盡。則生死輪迴。依然莫出。況既受胎陰。觸境生覺。由覺至覺者少。從迷入迷者多。上根猶然如是。中下又何待言。生死了脫。是誠不易。惟念佛求生淨土法門。專仗彌陀願力。無論善根之熟否。惡業之輕重。乃至五逆十惡。但得生信發願。持佛名號。臨命終時。定蒙彌陀接引。往生淨土。善根成熟者。固頓圓佛果。即惡業深重者。亦得幸預聖流。較之仗自力者。其中難易得失。不待煩言而解。故此淨土法門。乃三世諸佛度生之要道。上聖下凡共修之妙法。諸大乘經。咸啟斯要。歷代祖師。莫不遵行。或以淨土法門。至簡至易。雖愚夫愚婦。亦能為之。遂藐視淨土。不知淨土一門。三根普被。十法齊收。華嚴入法界品。善財菩薩於證齊諸佛之後。普賢菩薩乃以十大願王。勸進善財。及與華藏海眾。令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夫善財立登等覺。華藏海眾。無一凡夫二乘。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破無明證三德之人。尚爾回心念佛。願生西方。又華藏海中。淨土無量。而必回向西方。可知往生極樂。乃出苦之妙門。成真之捷徑也。夫一切法門。專仗自力。淨土法門。專仗佛力。一切法門。惑業淨盡。方可了生死。淨土法門。帶業往生。即預聖流。在佛在世時。眾生色心業勝。依仗自力。或可證道。今當末世。根劣障重。知識希少。若捨淨土。無由解脫。永明禪師。恐世不知。故特舉料簡以示來茲。誠迷津之寶筏。昏後之明燈也。修持淨土念佛法門。當以信願行為宗。信者當篤信佛力。彌陀如來。在因地中。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生。中有念我名號。不生我國。誓不成佛。今者因圓果滿。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次信佛力慈悲。攝受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定蒙接引。次信淨土法門。如永明禪師。四料簡所言。較諸餘法。其間大小難易得失。迥然不同。雖有餘師。稱贊餘法。不為所動。乃至諸佛現前勸慰。令修餘法。亦不退轉。此乃真所謂信也。願者。願以此生誓往西方。不取多生修習於穢土中。頭出頭沒。從迷入迷。復願既生西方。回至娑婆。度脫一切眾生。行者真實依教起行。大勢至念佛三昧章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則知念佛之法。當都攝六根。都攝六根之前。尤當先攝二三根。二三根者何也。即耳口心是也。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裡聽得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處。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祇念不聽。易生妄想。)念佛要字句分明。不加思索。其他看經亦然。切莫一路看。一邊分別。則獲益少而情想多。昔有寫經者。至誠寫經。專心一意。祇管寫經。別無情見。迨天已黑。仍抄寫不輟。忽有人告以天黑。云何能寫經。爾時寫經之人。情念一動。遂不能寫。夫明暗之分。眾生之妄見也。眾生之凡情也。故當專心一意。妄盡情空之際。祇知寫經。不知天之既黑。亦不知天黑則無光。而不能寫經。迨至為人提破。無明動而情想分。妄念一動。光明黑暗。頓時判別。遂致不能寫經。故知用功之道。端在專攝。不事情想。若無思想。那有邪見。邪見既無。即是正智。又修淨土者。當提倡因果。是上智之人。固本乎倫常。了知其所當為。與其所不當為者。對中下之人。若不將因果之說。詳細剖明。報應事跡。昭然揭示。何以警其操行而束其身心。故因果為人道之初門。且篤信因果。亦自不易。小乘初果。大乘初地。乃真能篤信因果者。初地以降。初果以還。一遇違緣。殺盜淫妄。且不可保。起惑造業隨之。而聰明之士。猶或小視因果。以為此不過為中下人告。不知粗知其意。不足稱為信也。知而不能躬行實踐。亦不足稱為信也。惟初果初地。預流聖人。乃能不受後有。不受後有。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之人。乃能稱為篤信。故夢東云。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顧何以世間念佛人多。真能了死者少。祇以念佛之人。無深信切願。但求福報。希圖來世富貴。不知希圖來世富貴。譬如仰天射箭。力盡則還。非但無益。且有損也。即如今世念佛。感人天福報。有福報而無正智。以有福報故。則有勢位富貴。以無正智故。則愚癡而不信因果。夫以不信因果之人。處勢位富貴之地。如虎附翼。益增其惡。故福報愈大。造孽愈多。既造惡業。應受惡報。此所謂三世怨也。故念佛者。斷不可存福報之心。當以猛利直前。往生西方。為了脫生死之妙法。故徹悟禪師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又云一句彌陀。我佛心要。豎徹五時。橫賅八教。甚哉一句彌陀。微妙難思。惟佛與佛。知其究竟。等覺以還。尚有未盡。所謂菩薩少分知。若我輩凡夫。尤當信而行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 00:4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