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40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你知道的道教符咒都有哪些呢?今天帶你來了解更多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9-2 21:15: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你知道的道教符咒都有哪些呢?今天帶你來了解更多

說起宗教,不知道大家對他們都有多找了解呢?今天的這篇文章就是關於道教的一篇文章今天呢我們就要主要來了解一下道教,了解道教,了解道教咒符,相信你你通過這篇文章會對道教符咒有更深刻的了解與認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道教走進道教符咒,相信你會很感興趣的,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道教符咒的世界吧

1、道教符咒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之信仰人格化體現。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全國現有住觀道士3萬餘人。

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餘座道教,是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道德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

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道教以;為最高信仰,認為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佔據着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作為最高信仰。

2、帶你了解道教符咒


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修仙境界經典非修真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鍊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是中國道教用以傳道修持的主要手段之一,其起源於古時的巫祝,在東漢時期較為盛行。所;是符籙與咒語的合稱。一般地說,;指的是用朱筆或墨筆所畫的一種點線合用、字圖相兼、且以屈曲筆畫為主的神秘形象,道門中人聲稱它具備了驅使鬼神、治病禳災等眾多功能;指的是具有特殊音頻效應的口訣,道門廣泛地用以養生輔助、祈福消災或者召驅鬼神以達到施行者的特殊目的。道士在畫符時要念咒語,用符時也有咒語,作一切法都有一定的咒語。符咒法術經籍在《道藏》中佔有很大的份量,這些著述內容複雜,事例也不盡一致;

但從總體上看,它們攜帶了諸多的易學信息則是可以肯定的。所謂法先是指以符和籙為本的道術秘法。由於符籙在體式上已有象徵的特點,這就很自然會引入易學的思想理念。故而,符籙無論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都蘊含着易學的旨趣。作為與符籙相輔助的一種重要法術,咒語融攝易學象數理念,也是有案可稽的。在道教中,咒語與符籙有時是可以互相轉換的,一種理念通過符字書寫與勾畫就成為符籙,而當這種符籙以特殊音頻念頌的時候也就成為咒語。

3、道教符咒的兩層意思

道家的符咒咒語,就是起源於古時的巫祝。道家的咒語在東漢時期較為盛行,並且也符有密切的關係,畫符時要念咒語,用符時也有咒語,作一切法都有一定的咒語。咒語成為施法者精誠達意,發自肺腑的聲音,才能保證一切法術的奏效。祈禱時,咒語都是一些讚頌神靈,和祈訴如願之詞;治病時,咒語是要求法術顯靈百病俱消等辭;修煉時,咒語多為安神,定意澄心,及要求神靈幫助等語。道家的咒語每句結尾一般都有急急如律一語。宋代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解釋道:「急急如律令,漢之公移常語,猶今雲符到奉行。

張天師漢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說明這句詞是從漢代經張天師傳下來,要符到就靈驗的意思。這是道的第一層含義。道不僅是對萬事萬物的系統性、整體性的概括,而且是對萬事萬物發展過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種靜態的形而上實體,而是一個過程。道的過程性表現為道生萬物的過程,即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說,道轉化為一,一轉化為二,二轉化為三,三轉化為萬物。在這一過程中,道循環往復,周行而不殆,它的運動周期是;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它逐漸的離開,離開得越來越遠,遠到一定程度又返回來。萬物又復歸於道。道的過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論說明的各種關係構成的,因此,道也是關係。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5 15:3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