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7-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可是末法眾生,去佛遙遠,怎麼能夠見到極樂世界呢?此即是韋提希夫人代我們這些佛滅度後的眾生請法。
如經文云:「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由此可知,韋提希夫人作當機者,
確實是個大乘根器,她自己得到利益,她就關念到眾生。「濁惡不善」就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叫做五濁惡世,
所以名為不善的世界。五濁在阿彌陀經上有明文: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等,因為有此五濁,
是故這個世界變成惡世,叫做五濁惡世。「五苦所逼」之五苦,即是八苦合併起來,叫做五苦。將八苦前面的四苦,
生老病死合併為生死苦,再加其餘的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熾盛苦等,名為五苦。五苦所逼,
是指末法時代的眾生,為五苦所逼迫。此五苦所逼,分開來就是八苦交煎。那時候的眾生,怎麼樣修行,
怎麼能夠見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呢?這都是韋提希夫人替末法時代的眾生請法。以下是佛開示修行觀想念佛之法,分十六觀。
丙一、日觀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從此以下是十六妙觀:一日觀,二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七華座觀,八佛菩薩觀,九佛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觀,
十二普往生觀,十三雜明佛菩薩觀,十四上品生觀,十五中品生觀,十六下品生觀。這十六觀文,約分為三:初六觀觀其依報,次七觀觀其正報,後三觀說明三輩九品的往生。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