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3-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4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引、保師
引保師於辦道禮中當愿(劉怡君提供)
「引、保師」是一貫道對引師和保師的合稱;「引師」是指引渡新進信徒入道者;而「保師」則指在入道儀式中,一方面擔保新道親的身家清白、品行端正,另一方面也向新道親保證所求為「性理真傳」的正道,絕非行詐騙錢財之事或左道旁門。
引師、保師的稱謂在清末的一貫道文獻中即有記載,其制度源自中國古代魏晉時期的道教,在〈洞玄靈寶古本五嶽真形圖〉的傳度儀式中,就已有度師、保舉師、監度師等三師的制度,其中「度師」指引度傳法的老師,「保舉師」在傳度過程中須負擔保之責。明代以後部份丹道傳承者則將「度師」改為「引進師」,後來為各道派所沿用,並影響清代以後民間教派的傳度制度。一貫道的引師與保師,也在此傳統脈絡下,沿襲了清代先天道入門的引進師、保舉師制度,而改為引師、保師。
一般來說,引師是跟新進信徒熟識者,故需苦口婆心地引導其入道;而保師則通常為求道所在佛堂的壇主或其他較資深的道親。在一貫道的入道儀式中,引師、保師在新進信徒求道之前,就必須先行立愿擔保,表明願意接受諸天仙佛神明、以及世間眾人的共同監察,新進信徒才能進行入道儀式。若無引、保師立愿承擔,則新進信徒無法順利求道。在新道親入道之後,引、保師更需負起循循善誘的引領、教導的責任,使新道親漸進修行。因此在一貫道的佛規禮節中,無論是進出佛堂的「參、辭駕禮」,或是每天早、午、晚日課的「燒香禮」,都必須向引師、保師禮拜一叩首。也由於這樣的禮制,便產生晚輩不得擔任長輩的引、保師的不成文規定,避免違反儒家傳統的倫理規範。
來源:彌勒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