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眼目開想者,作光明照身想時,眼睛還是閉著的,但覺得眼前很亮,這時候眼目可以睜開,就叫眼目開想。
眼睛一開,見佛菩薩滿虛空中,覺得驚奇高興。哎呀!真是極樂世界!滿虛空都是佛,都是菩薩,這就是前面講的,
化佛化菩薩畟塞空中。這個時候,不但看見還再聽見「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先是眼睛看見的不可思議的境界,
看見佛菩薩充滿虛空。現在再聽到那流水的聲音亦說法,鳥叫的聲音亦說法,乃至風吹樹林的聲音亦說法,還有諸佛都在說法,
這就是有情、無情統統皆演妙法,所說的妙法,統與十二部經相合。「十二部經」一詞,有很多人解錯了。
有人問道:「十二部經,我們只知道淨土宗有淨土三經,除了這三經外,還有九部是什麼經?」又有人問:「我們看到過淨土五經,
除了五種之外,還有七部是什麼經?」這都是解釋錯了,所謂十二部經者,不是一部部的經書。部是部份、種類之義,
總指一切經典,可分做十二個部份,或說十二個部門,所以十二部經,又譯作十二分教。教者,經教也,
十二部經據智度論說:第一叫長行,這是一種散文體裁的經文。第二重頌,頌是偈頌,它是一種不須押韻的詩體,
前面有長行,後面又有偈頌的,就叫重頌;例如普門品的「世尊妙相具...............」是也。第三孤起頌,前面沒有長行文,
單獨的偈頌,就叫孤起頌。這長行、重頌、孤起頌三者,是指佛經經文結構的體裁。第四因緣,即佛經中的因緣法。
第五本事,為諸大弟子前生前世的事。第六本生,是佛說他自己過去生中的公案。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