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經講到此,大家對全經大義就可瞭解了,你一瞭解就知道後面這三個觀--九品往生,都是我們做得到的。就是前面的觀想念佛,
求一個念佛三昧,想入個定、入不來,我們的根器不夠。雖然根器不夠,佛亦不捨棄我們,因為佛是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的,所以佛再開方便,開出來九品往生的方便,這都是我們當下用得到的。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告訴這兩個當機者。「上品上生者,」上品往生的眾生,再分成上、中、下,因為眾生的根機不一,
雖說都是上品的根機還不一樣,須再分上中下。現在先講上品上生。「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假若有這種眾生,願生彼國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經上講的三種資糧:信、願、行。這十六觀經上亦是處處講信、
願、行,願生彼國就是發願,為什麼一定要加個信字?因為要有了信才會發願,他若是沒有信心,他絕對不會發願的。
所以若有眾生,有信有願,願生彼國,他就應該發三種心,這三種心只要發起來,一迴向就往生。如何叫即便往生?即便往生者,當下就往生也。
「何等為三」?佛自己問,自己答:「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這三種心合起來,就叫菩提心。
記著!這上三品的人,都是大乘善根的人,都是發了菩提心的人。這裡雖然沒有文說發菩提心,就是把它分成三種心了。
菩提是梵語,譯成中國話為覺悟的覺,和佛道的道,就是求佛的覺道之心。這求佛的覺道,一定要下化眾生,
這不是求二乘的覺道可比擬的。所以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上三品的眾生,統統都是發菩提心的眾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