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下品亦分三種,先講下品上生,或有眾生,作眾惡業。
是說下品往生的眾生,都是凡夫,而且是些作惡業的凡夫。這裡下品上生的人,尚且作眾惡業,等而下之的下品中生和下品下生的人,
就可想而知了。「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這個愚癡的人,他雖然不誹謗大乘方等經典,
只是沒有造誹謗大乘經典的罪而已,可是其他的惡業,造得很多,所以說他多造惡業。他造了惡業,還沒有慚愧心,不知道羞恥。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他今生作了一生的惡業,還不知道慚愧,但是他前生前世曾經修行過,所以他有善根,
若不然怎麼在臨命終時,會遇到善知識?那善知識給他「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因為他快要命終了,給他詳細一部經一部經的講,
沒有這個時間,所以祇說經的首題名字。例如說:你要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妙法,佛說過淨土三經,就是阿彌陀經、
觀無量壽佛經和無量壽經。只講了這些大乘經的題目給他聽。「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
他到臨命終的這個時候,聽得善知識為他講諸經的名題之故,就除卻千劫極重惡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