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那麼其他的,諸位自己看就可以了,我們再看下面的品題。品是品例,凡是在理論、修行,屬於同一類的就歸納在一起。
有如我們中國過去書籍的篇,篇章,所以一品,等於像是一篇一樣,歸納在一起。那麼我們現在念的這一部分,
這一品經一共有四十卷,相當之長。所以我們現在讀的這一部分,其實是一章。我們這一個本子一共是四十華嚴有兩章,
前面一章是觀自在菩薩章,所以觀世音菩薩與我們緣分很深;觀音菩薩的經一共是有四種,就專講觀音菩薩的有四種。
那麼大家最普遍的就是法華經裡面的普門品,說普門品,大家都曉得。除普門品之外,大家還曉得有心經,心經是觀自在菩薩說的。
心經。除這兩種之多,楞嚴上有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專門講觀世音菩薩。那麼華嚴裡面也有一章是專門講觀音菩薩的,就是善財童子去參訪觀世音菩薩,那麼這一章在前面。
後面呢,這最後一章;最後一章清涼大師在科目裡頭題的叫重示普因,重示普因章,就是我們現在流通的別行一卷,叫做行願品,
其實是行願品裡面,重示普因這一章。那麼既然是一章,它是一品裡面的一部分,所以品題也是不能夠缺少的,
這個品題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入」是「證入」,證入呢,「有能」證,「有所」證。能證就是普賢行願;
修普賢行願,你就能證。所證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這個不思議解脫境界在八十經裡面講,叫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
解脫,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自由自在。那麼下面呢,這有註解,註子裡面講;當然特別著重在普賢行願,因為這是能證,能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