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信仰四不
從民智未開時,人類就對大自然產生信仰。有了文明之後,除了追求物質生活的滿足,更追求精神和信仰的生活。但是,信仰如交友、如選擇伴侶,一旦交錯了朋友、選錯了婚姻對象,往往失去終生的幸福。如何抉擇正確的信仰?提供四點看法:
第一、不亂信而真:台灣的民間信仰,可說是眾神濟濟,五花八門。一般人信仰神明的心態,是當遭遇困難無法解決時,希望藉由神明的庇佑和幫助來化解困厄。佛教和其他宗教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佛陀的教法是以修心見性為上,認為與其消極的祭祀祈福,不如積極的淨化心靈、開啟智慧;這也是佛教能令人究竟解脫的原因。
第二、不邪信而正:目前社會上,雖說正信的宗教不少,但是假藉宗教之名,行斂財詐騙,或者相信怪異神奇、活佛真人者也頗多。有些人並非刻意要邪信、邪行,只因為未能運用智慧辨別是非,了解事理的真相,致使行邪事而不自知。因此我常說寧可不信,但不能邪信,邪信會讓我們走錯了路,甚至害人害己,那就非常不值得了。
第三、不壞信而善:佛經云:「信心門裡有無盡寶藏。」信心是我們的無上財寶,所以佛教說修行要建立「四不壞信」,以「四不壞信」來保任、維護信心的根苗。一個人如果能對三寶不懷疑,對四聖諦真理不懷疑,對師門道風不懷疑,對自己的真如佛性不懷疑,必然能「除一切煩惱,成就一切出世功德」,而「能出生一切諸佛」,在生活上,永不退失菩提心,而真正安住身心了。
第四、不退信而進:蔣夢麟先生曾經說:「做事時,困難不成問題,危險不成問題,所患者,無偉大之精神矣。」自古帝王將相之所以成功,無不是因為信念堅定,而能從重重困難中脫穎而出。在修道的過程中,也會有各種關卡的考驗,如名關、利關、生死關等等,可說是關關難過。一位真正的修道菩薩,遇到困難關卡,不管是苦是樂,都會視為考驗,而不生退怯。
正信的宗教,必定能夠幫助眾生解脫生死苦惱,淨化人格。為了不走入歧途,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美滿,選擇信仰時要注意這四點:
第一、不亂信而真。
第二、不邪信而正。
第三、不壞信而善。
第四、不退信而進。
(星雲法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