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而在四十經裡面所翻譯的,沒有用入法界,而是用「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入法界簡略,那麼這個題目詳細。
不思議境界就是一真法界,普賢行願是能入,前面說過了,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入通能所。「既是華嚴,宜但用法界二字為體,足矣。」
就可以了嘛!「何須前添一真,後加性具三千呢。」疑問就在此地。如果講全經,全經是以法界為體;那麼講到這一部分,
講到最後一章,或者講到最後這一品,那麼在法界上,上面加一個一真,後面加一個性具三千,這個就是與全經同裏頭又有一點點不同,
有一點不同,特別強調性具三千。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有理由,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理由,這就底下所說的,
「以別行品」,別行品就這一卷,就是四十卷這一卷。這一卷是清涼大師翻譯完成之後,特別提出來單獨流通。
所以如果說是沒有時間,沒有能力讀全經的,你念這一章就好,所以這一章是華嚴經的精華,是華嚴經的總結論,
所以這一章特別提出來單獨流通,稱之為別行品。
那麼它的殊勝在那裡呢?「貴在願王,導歸極樂。而願王導歸,是此卷之妙宗。」這個幾句話非常非常重要,也就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理論,
依据,是從此地建立的;華嚴經最後是歸西方淨土,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妙宗,宗就是修行的方法,所以宗是宗旨,是講修行的方法。
妙是最殊勝的、最微妙的,一切法門裡頭沒有比這個法門更好的,沒有比這個法門更妙的,這是講修行方法。所以如果,這是講真話,
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不知道選淨土,不能死心塌地修淨土,真的,像印光法師所說的,這人福報不夠啊!能夠真王選擇淨土,
死心塌地修學,而沒有疑惑的,這個人是無量無邊的大福報,善根、福德、因緣具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