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視不見我,聽不得聞。離種種邊,名曰妙道。
“視不見我,聽不得聞。離種種邊,名曰妙道。”
元始天尊說的這一首偈,告訴了我們什麼是道!
元始天尊,全稱“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是我國本土道教最高尊神袛“三清天尊”中的第一位神。元始天尊是道的象徵,也稱道寶君。在道教功課經的《升玄護命妙經》中元始天尊說:“視不見我,聽不得聞。離種種邊,名曰妙道。”這段話的大概含義是什麼呢?在本篇文中,小編為你細細說來。
“視不見我”:這一句話很多人會把它和《金剛經》第五節須菩提所說:“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的這句話混為一談,我在這裡告訴大家,不是這樣的。首先,我們要明白佛說諸相非實,它只是暫時的聚合,用智慧觀照身相並不是真實存在的。然而元始天尊說的“視不見我”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論空,不見“我”是不落一物的意思,任何可見的相狀都不可作是道。
“聽不得聞”:前面一句元始天尊說了任何可見的相狀都不可作是道;那麼,這一句是為第一句作補充,意思是不可見的相狀也不能說是道。道是實有的,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恍恍惚惚,無知無欲。”道教說的“道”和佛教說的“”佛的意思有些相似,但不是同一個。
“離種種邊”:這一句同樣是為第一和第二兩句作補充,關尹子在《文始真經》中說:“道能作萬物,終無有一物能作道者”的這一句就很好的詮釋了“”離種種邊”這四個字的含義。“名為妙道”:這最後一句不用小編說,大家也知道它是在對前三句作結論。“視不見我,聽不得聞。離種種邊,故曰:名為妙道。”
元始天尊說的這個“妙道”,它非常之玄奧,需要我們用心去感悟,而不是靠眼所見,耳所聽,心所思。像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這段話一樣,可說可名的道並非真道。在此我們再重讀元始天尊所說:“視不見我,聽不得聞。離種種邊,名為妙道”這段話之後就可能有所新的感悟!
“道茫茫而無知乎,心儻儻而無羈乎,物迭迭而無非乎”《文始真經》中的這段話告訴了我們道者心之體,何為心體?空無一物。物者心之用,何為心用?即體即用。
道、心、物如蠟燭之光明,蠟燭是明之體,光是明之用,雖然它們有三個名稱,其道不二,實則為一。猶如火燒物體,物體燒掉了火還能存在嗎?故,火無我。道亦如此,萬物沒了道還在嗎?故,道無我。所以悟“道”不在一物,忘物而明道,道非道,只是強名為道。
道,離種種邊,超脫諸相,小人用之為惡,君子用之為善。為惡或為善皆不可作道,君子所為名德而不名道,執著皆為事,不執者皆道。為者必敗,執者必失。聖人無為,故無所得,無所失。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