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所以它跟那個煩惱不一樣,煩惱本身是障礙,所知不是障礙;所知是我們本能,依照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宇宙人生,
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法都是我們自己本來知道的,不必要學的,我們的的確確有這個能力。要拿一般宗教家讚嘆那個神的話來說,
全知全能。誰全知全能?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全知全能,這是佛告訴我們,可是我們現在的全知全能都喪失掉了,
現在只剩下一點點的知,一點點的能,那麼這些為什麼會喪失掉呢?就這個二障障礙了,所以成佛要破二障。那麼二障的根本,
佛告訴我們,煩惱障的根本就是我執,這個我執很麻煩;所知障的根源是法執,所以佛法自始至終破執著而已。
只要你對於你自己本身不執著,你的煩惱障就不難斷掉;對於一切法不執著,所知障也能夠突破,破了二障,菩提心,
這個覺心就顯現出來了,那麼這個叫做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本心,真心本性本來具足的般若德用,般若是智慧,智慧的作用,
是我們的本能不是從外面求得來的。那麼在儒家它也講這個道理,那個時候佛法並沒有到中國來,像禮記裡面的大學中庸就發明這個道理。
這個三綱八目裡面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誠意、正心,就是菩提心;那麼佛說的不離菩提心供養,拿儒家來說不離誠意、
正心供養,跟這個意思是一樣的。可是儒家講的誠意、正心,實在講也是相當不容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