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由此可知不論境界,也不論事相。只論我們自己心地感受是覺正淨,這就善法;如果說染邪迷,這決定是惡法,
你要能把握這個大原則,實在講善惡不難辨別。譬如講我們上午跟諸位舉的,像提婆達多,像歌利王這些,
那在我們看是大惡,可是在菩薩他是善,在菩薩感受當中,他是善,大善知識。為什麼呢?他成就他的覺正淨。
諸位要仔細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善惡才能夠辨別得清楚。因此懺悔必定是從自己心地裡面改過自新,而不是在外面境界上,
因為外境沒有善惡。這個意思六祖大師說得很透徹,他老人家在壇經裡面教戒學人,他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是不是真修道?你要真修道的人,他看不到世間人的過失。
釋迦牟尼佛修道的人,提婆達多想種種方法去陷害他,他眼睛裡看提婆達多是大善知識,沒有看到他的過失。
他在行菩薩道作忍辱仙人,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時候,他沒有把歌利王看作惡人,他沒有見到歌利王有什麼過失,
他說歌利王是個大好人,大善知識,幫助他成就他的忍辱波羅密。他的忍辱波羅密是圓滿了,那是最後一個忍辱波羅密圓滿的相,
如果沒有他,忍辱波羅密不能圓滿。六祖的話我們要好好地去體會。他老人家又說,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你見到別人過,
是你自己有過失,因為你自己有不善的惡心,與外面境界相感,那個過是自己不是他。外面境界相感應的時候,你自己如果是善心、
清淨心,你在外面感的心愈清淨、愈善;自己心有惡,遇到外緣相感的時候,你這個惡念起來了,惡生了,所以是自己惡,不是他人惡,
他人不惡,自己惡。幾個人明白這個道理?幾個人能夠迴光返照?你不能這樣迴光返照,不錯你是修行人,你不是真修行人,
真修行人決定是事事能夠迴光返照,這個是真正修行人,他在這一生修持當中,決定有了不起的成就,念佛能得一心不亂,學禪能得禪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