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3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道教歷史上十大標誌性人物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2-5 10:15: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歷史上十大標誌性人物

道教作為中國的本土宗教,是在道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發展歷史久遠,最早可以追溯到人文初祖黃帝,如果要在道家的名士中挑選出十個標誌性人物的話,我認為這份榜單包括了黃帝、老子、莊子、張陵、葛洪、王遠之、張繼先、王重陽、丘處機、張三豐。


1、黃帝:人文始祖

黃帝是人文始祖,炎黃子孫無人不知,可是如果說黃帝和道教的關係,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說到另一個概念“黃老之術”,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這裡的黃就是黃帝,老指老子。“ 黃老” 並稱, 一部分原因在於二者的知識背景的相同,我們現談論“ 黃老” 思想,是把數術方技之“ 黃” 中的內容, 與《 老子》 中的相關內容聯繫起來的。


2、老子:道家祖師

老子是道家鼻祖,在道教中,老子被稱為“太上老君”。老子對道教最大的貢獻就是寫出了道家最高經典《道德經》,傳世數千年,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和行為。


3、莊子:賦予“道”的概念神秘性

莊子與老子合稱老莊,是繼老子之後,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如果說老子是道家的鼻祖,莊子則為道家的集大成者和傳播佈道者,他用詼諧,發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向世人宣揚道的思想。


4、張陵:道教教祖,正一祖天師

張道陵,原名陵,沛郡豐縣(今江蘇徐州豐縣)人。張陵是天師道創始人,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張陵之前稱道家,自張陵開始,才真正出現道教。


5、葛洪:道士中的“化學家”

葛洪繼承並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論,在他的著作《抱樸子內篇》中,他不僅全面總結了晉以前的神仙理論,並系統地總結了晉以前的神仙方術,包括守一、行氣、導引和房中術等;同時又將神仙方術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強調“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同時,葛洪還是一個煉丹家,化學家,藥學家。


6、陳摶:易經象數理論家

傳說中的陳摶老祖,北宋著名的道家學者、養生家。陳摶喜好讀《易經》,根據《周易》中卦象和爻象,以及用卦象和爻象表現世界生成發育的萬有現象,從中尋求萬物變化的規律。陳摶在易經象數理論方面頗有建樹,《先天圖》是其象學代表,所謂“數”,《易龍圖》是其數學代表。


7、呂洞賓——最具傳奇色彩的道教人物

是一個中國道教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中國人恐怕都知道他,因為一句“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呂洞賓確實是一個好人,關於他有很多神話傳說,他道號純陽子,他一生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敬仰。民間稱他為“孚佑帝君”、“呂純陽”、“純陽夫子”、“恩主公”、“仙公”、“呂祖”等,道家則稱他為“妙道天尊”,為民間傳說的八仙之一。


8、王重陽——開闢全真教的新天地

王重陽是全真教的創始人,他的最大貢獻提出“三教從來一祖風”的和諧學說,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全真教以《道德經》為主、《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輔,認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靜定、心地清靜便是修行的真捷徑。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籙,不事黃白煉丹之術。


9、丘處機——讓全真教走向極盛

丘處機是王重陽的弟子,他讓全真教走向了極盛。丘處機宣導內丹心性說理論和三教合一思想,有別于傳統道教多為“飛升煉丹之術,祭醮禳禁之科”。他深知要使自己的理論有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必須要在實踐中給人們帶來好處,不重視文化修養的風習,力主文以載道、文道並重,在理論上有所建樹,以便更好地宣傳本門教義。


10、張三豐——使道教武術風靡世間

張三豐,名君寶(又名全一),字元元,道號三豐。武林至尊、內拳始祖、原式太極創始人、龍行書法創始人、武學造詣臻入化境,元末明初真人。張三豐為武當派開山祖師,其最大的貢武術風靡世間。關於張三豐,正史中描述不多,更多的是一個被金庸、古龍武俠小說神話的人物。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1 02:29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