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9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人與人之間的和樂共處之道!談《中阿含經》之觀德莫觀失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2-18 19:52: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人與人之間的和樂共處之道!談《中阿含經》之觀德莫觀失

古德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那是多麼令人嚮往的境界。年尾了,夾雜著繁瑣的人事物,令人嘗到酸甜苦辣之問題接踵而至,有點應接不暇。在榮辱得失好與壞之間,也被那曾經承諾過的重擔,壓得透不了氣,力不從心,身心也隨之疲憊不堪。說真的,有時心中難免委屈,因為沒人了解兼被人誤解;心中也有不滿,因為他人對你諸多要求,予取予求,充斥心中的是深深的無奈以及無力感。

跟同學開玩笑說,是否應該寫一寫日記,將每天自己碰到的事,面對的事,處理的事,詳細的以撰寫心路歷程方式記錄下來。一旦碰到誤會我們的人,不知我們在做甚麼的人,一一呈現出來給他看。這確實是個天真的想法,倒不如向佛陀學習一招半式,如何在看到他人的身口意過失時,避免自己跟著起煩惱;也能避免他人在造惡業,自己那麼有義氣的一起承擔罪業。

佛陀在《中阿含經》的《水喻經》說到,不管碰到的人身口意是否清淨,我們都不應嫌惡乃至仇視對方。以下有五種於身口意各有清淨與不清淨之人:

第一種是身不淨,唯口淨:如將他人丟棄的衣物,剪去被大小便、涕唾等染污不淨之處,取能用的部分拼湊縫製成糞掃衣。不理他人的身行污穢,只管取其堪用的部分(口行)。

第二種是口不淨,唯身淨:如人欲解渴而除去衣裳,進入堵滿枯葉的深水池中,撥開池中的枯葉,飲水澡浴,解除身體之熱惱饑渴。撥開枯葉就能見其優點,而取其優點。(身行)

第三種是意有少許清淨:如人極渴時,看到牛腳印中的一點髒水,想到若是用手撥開樹葉,或使用樹葉取水,會將水擾渾濁。逐使小心翼翼的雙腳跪地,手按著地上,以口飲水。用不同的方法,終究能發現可取之處,能用的部分(意行)。

第四種是身口意都是不淨:遇上此類人,佛說我們應生起憐憫慈悲的心,希望有朝一日此人能改變向善,身壞命終之時免墮惡趣。就像憐憫一個在旅途中染病,饑渴受困之人。提供藥物,美食及看護照顧此人,令其身體能痊癒,免受疾病困擾。

第五種是身口意清淨之人:如離村不遠,有個好池水,清香甜美,四周環境優雅,樹木茂盛。這時有個人來到池邊,此人熱鬧饑渴,見了池馬上脫了衣服,到池中沐浴解渴。對於身口意皆清淨之人,我們應隨喜讚歎,向他學習。

取人之長,只要他人有一分長處,就注意他的長處;撥開他人的短處。補己之短,而向之學習,不去聚焦在那偌大的缺點上。縱使對方一無是處,也要以憐憫、慈悲心對待,不去嫌惡對方。人與人之間才能和樂共處,畢竟世上沒有完美無暇之人。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6 06: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