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
請看七十二面,「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這一行是結集經的人為我們敘說說偈的儀式,
爾時是長行文講完的時候,那麼普賢菩薩非常地慈悲,又以偈頌將前面的大意為我們重說一遍,這個偈頌叫重頌。
為什麼前面既然已經講完了,後面還要再說一遍呢?這個意思註子裡頭有,註子裡面一共說了有八種,頌有八種。
在宗密大師的疏鈔裡面給我們說有四個意思,這四個意思就是此地註解裡面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就是這幾個意思。
我們依照他的註子這幾條來說一說,因為這都是屬於佛學常識,將來我們讀經或者是研究註疏會常常遇到的。第一種叫「孤起頌」,
孤起頌是長行文裡頭沒有講到的,前面沒有講到,這多半是補充前面所講的不足,前面講的不夠圓滿,後面再用偈頌來補充,
多半是這種情形。第二種是「重頌」,重頌也就是我們此地所講的,「為後來未聞」,因為佛菩薩講經的道場跟學校上課不一樣,
學校上課聽眾學生是固定的,到時候他就得來;佛教裡頭講經聽眾沒有一定,有先來的有後到的。先來的不錯,從頭都聽完了,
那麼從當中來的、後來的,前面所說的東西都沒有聽到,所以佛很慈悲,為了後來的這些同學,當然不能像前面詳細地把前頭所有東西都說一遍,
但是把前面所講的綱領、重要的地方,用偈頌的體裁再重複地略說一說,使後來的同學也能夠聽到完整的經義,這真正是慈悲到了極處了,這是第二個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