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0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自持之方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2-19 12:53: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自持之方

  現在社會上很流行管理學,舉凡企業管理、財務管理、檔案管理、人事管理,甚至情緒管理等。其實人最需要的是自我管理,每一個人如何管理自己?如何自持自己的身分?有四點「自持之方」提供大家參考:

  第一、寵利毋居人前:在事業上、公司裡,有了榮耀、利益時,不要搶在人前,有時厚道一些,分一點好處給別人,不僅可以利人,也可以自保。《尚書》云:「臣罔以寵利居成功。」清朝的年羹堯,官拜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被封為「一等公」,卻因為功大而驕,後為雍正所忌,群臣紛紛上章彈劾,遭致下獄而亡,這就是不懂得「寵利毋居人前」。因此《菜根譚》裡也說:「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第二、德業毋落人後:「立榮名,不如種隱德。」一個人的財富、事業、學問、名譽,可能因為能力、聰明等條件不一,而有多寡、高低的差異。然而一個人的道德、慈悲、人格、慚愧……種種德業,不會因外在的因素而有不同。人比人,氣死人,但德業不會,我們寧可什麼都沒有,德業不可以落人之後。「一句真理無價寶,比金比銀萬倍好;人間道德無價寶,比山比嶽萬倍高。」因此,我們要時常發願,慈悲要多一點,道德要高一點,慚愧心要大一點,「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第三、享受毋踰分外:人間有很多的享受,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到處旅行、遊玩……,這些都是享受。甚至被人讚美,是一種享受,受人愛護、照顧,也是享受。不管你得到多少享受,最重要的是不可以有踰分外。凡事超過了並不是福氣,例如工作上,我一天的價值多少?我一個月的薪水多少?應該得的,我得,分外不應得的,得到了,並不是很好的事情。所謂:「勿以少分的學德,博取多分的榮譽」,所以在克盡職責上,不必小看自己;在享受權利上,不要膨脹自己。

  第四、言行毋偏中道:《佛光菜根譚》說:「行為可以看出做事能力;言談可以察知品德修養。」有用的話一句,勝於無益的千言萬語;有益的事一件,勝於無用的千辛萬苦。可是,一般人做人處事、言行之間,常常不是太冷,就是太熱。歡喜的時候,說出來的話失言;憤怒的時候,做出來的行為失禮。或者對人不是要求過嚴,就是要求過鬆。假如能在自己的言行上,不冷不熱,不求不拒,以中道為準則,最是適合。

  我們生存在這天地之間,人與人的往來,行止的進退立場,都有它的準則,如何自尊自重,這四點「自持之方」可以讓我們依止行道。

  第一、寵利毋居人前。

  第二、德業毋落人後。

  第三、享受毋踰分外。

  第四、言行毋偏中道。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6 07: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