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所以清淨心裡面沒有十方、沒有三世,所以才這麼個說法,盡於未來一切劫。這種說法對我們粗心的人來說是莫大的勉勵,
我們要明白這個事實,要不斷地精進努力,不能懈怠,不能退轉。「讚佛甚深功德海」,佛的功德無量無邊,讚嘆不盡。
你要想多知道一些,在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三十九卷差不多有半卷的經文,普賢菩薩讚佛功德,那就講得非常詳細了,
一共有一百多首偈,那說得詳細,這是第二講稱讚。第三段講供養願,「頌第三願」,在這一願裡面有三首偈子,也就是十二句,
請看經文「以諸最勝妙花鬘,伎樂塗首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這一首是說明供養具,就是你供養的東西,
當然我們能供養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此地也就是舉幾個例子來說,要一樣一樣說,說不盡的。但是這幾樣你要體會它的意思,
華嚴處處都有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懂得,否則的話就是死在文字上了,你要能體會到真實義。
第一句講花鬘,鬘是花穿起來,穿成一環,古印度的人很喜歡用花鬘套在脖子上,因為佛經是在古印度講的,所以裡面有許許多多是當時的風俗。
最勝就是最好的。妙花,不是普通的花,普通的花裡如果加上表法的意思在裡頭,它就妙了。我們的佛前也供花,你們諸位看到了,有的人看到妙,
有的沒有看到妙,妙與不妙隨心所轉,也是隨你心裡變現的。佛前面為什麼供花呢?開花之後就結果,花在先,果在後,佛就拿這個來比喻修行,
修行就好比是開花,將來就一定證果。所以我們看到花就要想到我要修行,花開得茂盛,修行殊勝,我有殊勝的修行,將來一定有殊勝的果報。
所以我們供佛菩薩面前花與果,諸位要知道它代表這個意思的,佛菩薩也不要看這個花,也不要吃這個果,他不需要的;花與果都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