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8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己立立人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1-3 17:07:4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己立立人

  過去儒家主張,大丈夫立身處世,達則兼善天下,不達則獨善其身;佛教則主張,做人要持守五戒、廣行十善,要自覺覺他、己立立人。如何「己立立人」,有四點看法:

  第一、己儉而能施人,是為仁也:所謂「富貴之家修道難,貧賤之家布施更難。」一個真正的仁者,則是「解衣推食」、「守約施博」;不但自己能澹泊自甘,勤儉克己,並且還能將自己節儉後所餘,布施給貧苦、孤獨的人,與人共享,表示自己心中有「人」。這種「仁德」的施予,是仁者所為。

  第二、己仁而能寡求,是為義也:自己很仁慈、很慈悲,能夠發心利人而別無所圖,這是聖賢所為。如崔璦的座右銘:「施人甚勿念,受施甚勿忘。」又如佛教講「三輪體空」,能夠體達我法皆空,而無希望福報之心;甚至若受到呵罵、譏諷等,也能起慈心而不絕布施之念。像這樣施人不望報的行為,都是「義」的表現,這種無我無私、捨己為人的仁義道德,更為世間所需要。

  第三、己義而能傳家,是為禮也:中國自古以來,便以禮傳家,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自己有道德仁義,而能將此美德傳承給後代子孫,遠比留給子孫萬貫家財更為寶貴。如《古文觀止》中,「馮煖客孟嘗君」一文裡,馮煖為孟嘗君「買義」,終而為其化解危機。所以一個國家社會,寧可少一點錢財,不能缺少道義,「義」才是傳家之寶,才是國家之寶,才是人生之寶。自己有義而傳家,是為禮也。

  第四、己禮而能訓子,是為智也:自己懂得禮,還是不夠,更要能把「禮」教導給子孫兒女,是謂「義方之訓」、「詩禮之訓」。意即自己知禮,且能教誨子孫禮義之道,這才是真正的智者。常見有一些人自己奉行道德,奉行慈悲,可是放縱兒女花天酒地、奢侈浪費,結果兒女不學好,如此縱使你爭得了多少的名譽,擁有多少的財富,到最後給許多不肖的兒女盪盡家產,也是划不來。

  《孟子‧告子篇》云:有幫助他人的「惻隱之心」,仁也;有知曉廉恥的「羞惡之心」,義也;有尊重他人的「恭敬之心」,禮也;有分辨善惡的「是非之心」,智也。孔孟之所以為後世所景仰,就在於他們主張人人皆可以成聖賢,就如佛教主張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一樣。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應該仿效聖賢,不但自己本身要做個好模範,更要能推己及人,己立立人。

  「己立立人」之道,有四點:

  第一、己儉而能施人,是為仁也。

  第二、己仁而能寡求,是為義也。

  第三、己義而能傳家,是為禮也。

  第四、己禮而能訓子,是為智也。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5 19: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