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楞嚴上佛也說的很明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所以我們要轉境,不要被境界所轉,怎麼個轉境法呢?我昨天的比喻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我今天重複再說一遍,多說幾遍不要緊,大家要牢牢地記住,要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待人接物去轉境界,你會轉了,
你就是佛菩薩。境界裡面總有一個是順自己意思的,一個是違自己意思的,順、違兩種境界,我們說一個是善緣,一個是逆緣,
兩種境界;兩種境界當中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六根接觸,對於境界了了分明,這是增長智慧,如如不動,那就是一念,在這裡練一心不亂,
這就轉境界了。這了了分明是真的了了分明,不是說我們聽話聽得清楚,看得清楚;你所看的不見得看到真實的,你往往只看到一個粗淺的相,
你沒有看到究竟相,真正能看到究竟相、圓滿相才是了了分明,那麼這都是用心的關係,因為你用一念,所以你用的是清淨心,你才能夠真正看得到。
正如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講華嚴常常提醒同學們,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我們的實際生活行為,我們從早到晚接觸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
那就是五十三參,華嚴把它歸納成五十三類。你不要以為善財童子很幸運遇到這麼多善知識,我沒有遇到,其實善知識一天到晚圍繞著你的身邊,
你自己不認識,有什麼辦法呢?你沒有法子嘛!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順境裡面我們對於順的體相用、因緣果報事理,如果拿法華經來說十如是,
你全都看清楚了,這才叫了了分明;只看到相、只看到事,不曉得性、不曉得理,你不圓滿啊!你看到樣樣看清楚,這才是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怎麼樣?
自己如如不動,決定沒有在境界相裡頭起心動念分別,沒有;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而又了了分明,諸位想想那個境界就是佛菩薩,
境界才使我們成就無量的智慧、甚深的禪定。所以修行就是在境界裡會不會用心,佛法就怕你著相,所以大乘佛法自始至終就是破執著而已,
離一切分別執著,真相就大白了,這樣才是亦常入佛境界中,這個境界是諸佛如來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