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24|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中的方丈有多麼重要?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1-22 00:49: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中的方丈有多麼重要?

大家去寺廟,或者看影視劇,經常會聽到「方丈」這一稱呼,但說到道教「方丈」與佛教「方丈」有什麼不同,估計能搞清楚的人不多。在道教中,講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方丈是對道教全真派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的稱謂, 因此,作為方丈,必須持戒精嚴、威儀可法、功行兩全,在道德修養、持戒守戒、學識水平、威儀規範等方面為廣大道眾作出示範和指引。方丈具有開壇傳戒、普度弟子的職責。在道教中方丈的選拔也尤其嚴格,必須受過三壇大戒,而且接過「方丈法」,德高望重、戒行精嚴,受全體道眾擁戴,方可選為方丈。在道經《三乘集要》中亦如是說:「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師,演龍門之正法,撐苦海之慈航,作全真之模範,律門之綱領,非有道之師,不可立也。」不可否認,道教對方丈的推崇,代表的是華夏文化及正統道脈的延續。


而佛教之方丈則不盡然,其可以說是寺院住持的升級版。僅從字意來理解,我們不難得知,方丈是個名詞,原指住持的卧室。因為印度僧人的居所一般都是一丈見方,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以來,住持的卧室或客殿就叫做「方丈室」、「方丈」,後來就逐漸演化成對寺內住持、師父的尊稱。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印度佛家並沒有「方丈」這一職務, 佛教自唐代建立住持制度後,方用方丈代表住於方丈之和尚,乃寺院最高領導者。 由此可見,佛教的「方丈」稱呼,顯然晚於中國道教。甚至可以說,中國佛教「方丈」一詞衍自中國道家。




在道教,傳戒無疑是「全真派」修行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傳戒可加強道教自身建設,繼承全真派儀範,規範道士言行,嚴持教義規戒。道人慾證道登真,必先依規矩範圍身心,行持不懈,自然體道合真,故當遵而行之。

天真皇人說:「既稱道士,非道士之模範不行;凡言真人,非真人之規不習。」道教授受戒律,源源流長,自太上降授科儀,即成道教之傳統。目前全真道教已走在健康發展的快速路上,因此有序進行傳戒活動對於發展中國道教,對於完善道教叢林制度建設,提升道士內在素質是必要的,更是提高道眾社會主義道德觀和正確行為規範的重要舉措,以及對傳承道教優良傳統都將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宮觀中方丈的選擇是根據2008年中國道教協會修訂的《關於道教宮觀方丈、住持任職離職的試行辦法》來進行的,其中“方丈”是全真派道教官觀執事的最高教職稱謂。方丈須具備的條件為:第一,愛國愛教,遵紀守法;第二,為人正派,辦事公道,有相應的組織領導能力;第三,品行端正,戒行精嚴,具有較高的道教素養;第四,出家、人道十五年以上;第五,方丈須受滿初真、中極、天仙三壇大戒。同時,方丈任職須舉行升座儀式。




方丈任期內,如果是因為年老體弱或其他原因不能主持廟務,可提前退居;方丈可同時兼任所在宮觀管理委員會主任,但一般不兼任其他宮觀的相同執事。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簽名被屏蔽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1-6-3 13:28:38 |只看該作者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6 01:5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