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台灣烏龍
台灣烏龍
烏龍茶三字在茶業史上絕非陌生的名詞,然而其產量不多、技術要求極高,使之不能如紅茶及綠茶一般大量生產並流傳到世界各個角落。就因如此,更是造就烏龍茶處於一個「捨我其誰」的地位,其品質及風味之優美及變化多端的特性,舉凡得以品嚐烏龍茶的人,皆給予其無比的讚賞甚至因而著迷,在歐洲甚至到了奇貨可居的地步。
台灣是個烏龍茶的寶地,長久歷史的演進,無論是茶種、栽種技術、風土及獨到的焙火技術皆是由台灣人所掌握。因此,在台灣要喝到道地美味的烏龍茶不算困難。然而台灣島嶼狹長、海拔範圍大(從海平面以下到海拔2000公尺皆有茶葉栽種)及地形各異的情況下,造就各地獨特的微氣候及當地特殊的製茶手法,因此要了解這塊寶島各地有甚麼烏龍茶種類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以下整理台灣知名度高且重要的烏龍茶產區,給讀者一個參考。
包種茶
●產地: 坪林茶區、石碇茶區、木柵茶區、南港、烏來、新店等地。
●品種: 青心烏龍、金萱、翠玉、四季春。
●特色:
包種茶外型油光深綠色,形狀稍微粗長,條索緊結,芽尖自然彎狀。乾茶有甜素蘭花香。茶湯成金黃,蜜綠鮮豔,有幽雅花香味,湯醇和清澈不苦澀,回甘強,且有「香、濃、醇、韻、美」等五大特色。此類茶著重香氣,香氣愈濃郁品質愈高級,因此保存上須特別注意。
傳統式烏龍茶
●產地: 南投縣、台中市、嘉義縣
●品種:青心烏龍為主。
●特色:
傳統式烏龍茶製茶特殊處在於茶菁於殺菁後,要再以布包成球狀揉捻茶葉,壓迫使茶成半球狀(布球揉捻)。過程中須不時把布巾攤開,將茶葉解塊散熱,重覆多次後,茶葉外型逐漸緊結成半球型,色澤墨綠油潤,葉展開後葉片為淡綠色,葉底邊緣鑲紅邊,被稱為「綠葉紅鑲邊」。茶湯色澤金黃、琥珀色且澄清透亮,帶果香、熟果香甚至是花香,滋味圓滑甘醇且耐久泡。
高山茶
●產地: 南投縣、台中市、嘉義縣
●品種:青心烏龍為主,部分為金萱。
●特色:
所稱的「高山茶」是指臺灣五大山脈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園所產製的半球型包種茶(市面上俗稱烏龍茶)。主要產地為嘉義縣、南投縣及台中山區內海拔1000~2000公尺茶區,因為高山氣候冷涼,早晚雲霧籠罩,平均日照短,致茶樹芽葉所含兒茶素類等苦澀成分降低,而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對甘味有貢獻之成分含量提高,且芽葉柔軟,葉肉厚,果膠質含量高,因此高山茶具有茶乾色澤翠綠鮮活,滋味甘醇,口感帶活性,具有獨特風土香氣(山頭氣),水色蜜綠顯黃及耐沖泡等特色。
東方美人茶
●產地:新北市坪林、石碇,新竹、苗栗
●品種:青心大冇為主,部分青心烏龍
●特色:
由台灣茶農研發,全球以台灣為知名生產地,由採自小綠葉葉蟬吸食之青心大冇幼嫩茶芽,經手工攪拌控制萎凋,殺菁後還須經過「回潤」的二度發酵步驟,使茶葉產生獨特的蜜糖香或熟果香。東方美人茶又名白毫烏龍茶,以芽尖帶白毫愈多愈高級而得名,採幼嫩芽葉製成,屬於烏龍茶中發酵程度較高者(60-75%),含豐富的胺基酸,茶湯滋味較甘醇潤滑,滋味不苦澀,具天然的熟果香及蜂蜜味,色澤白、綠、黃、紅、褐相間,形狀宛如花朵,也可稱為五色茶。
鐵觀音
●產地: 台北市木柵、新北市石門區
●品種:鐵觀音、硬枝紅心、金萱
●特色:
在半醱酵茶類中屬於發酵程度範圍大之茶類,從15~50%之間都有人製作,製程需特別反覆進行焙揉,以形成特別的喉韻。茶葉經初焙未足乾時,將茶葉用方形布巾包裹揉成球狀,並輕輕用手在布球上轉動揉捻;再將布球放入焙籠以文火慢慢烘焙,以使茶葉形狀彎曲緊結,經反覆焙揉,使茶葉中成份經焙火溫度逐漸轉化形成特殊之香味,味濃而醇厚,微澀中帶甘味,有純和的弱果酸味,經多次沖泡仍能甘醇回韻。以鐵觀音茶種製作者可稱為「正欉鐵觀音」。依據茶業改良場為鐵觀音茶所訂的特色為:條索捲曲、壯結、重實,呈青蒂綠腹蜻蜓頭狀,色澤鮮潤,葉表帶白霜,湯色琥珀,濃艷清澈,滋味醇厚甘鮮,入口回甘喉韻強,香氣馥郁持久,葉底肥厚明亮,具綢面光澤。目前台灣之鐵觀音已和安溪鐵觀音不同,兩者產量皆越來越少。
台東烏龍(紅烏龍)
●產地:台東
●品種:青心大冇、大葉烏龍、武夷、金萱。
●特色:
紅烏龍為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高者,為近年開發之新興茶種,其特點為烏龍茶製法外結合紅茶重萎凋及重揉捻的工藝,具有烏龍茶及紅茶兩者的特色。由於紅烏龍適合製作的季節為夏季,剛好彌補夏季產茶量之不足,且製作條件不被季節、品種、蟲害、病害所影響,因此茶園皆以有機栽培為主。其茶乾半球型緊結帶有光澤,茶湯橙紅且透亮有光澤,具熟果香、滋味甘甜滑潤不苦不澀。
(講茶學堂) |
|